ABC小说>都市现代>超强教师>第210章

210. 第212章 柳暗花明

正在这时,两个人的意外来访,让陈卫红倡导并督促的校内、校际教研活动的开展有了转机。

十月底,潭定区方场乡中学的校长和教导主任来到大石乡中学,找到郭相洋和陈卫红,提出了一个建议,希望于十一月上中旬,半期考试过后,带着方场乡中学全体教师,到大石乡中学观摩学习,重点观摩大石乡中学的毕业班教学。如果可能,再举行一场两校之间的篮球友谊赛。

陈卫红对此充满兴趣,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校际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就积极地促成此事。

两校领导通过商量决定,十一月十六号,星期六,方场乡中学全体教职工,到大石乡中学开展一次校际教研活动。第一二节课,大石乡中学的课堂全面开放,由方场乡中学的教师自行选择班级和科目听课,听课的重点放在初三年级。第三节课,由方场乡中学选派四位教师各展示一节课。课间,两校教师针对听课情况,分学科及时交流,并确定由两校的领导分别到各组进行指导和督查。第四节课,先由陈卫红介绍大石乡中学抓初三毕业班工作的经验,再由两个学校各学科分别选派一名教师,介绍各自的做法。午饭安排在大石乡中学食堂,午饭后,两校组织一场篮球友谊赛。同时,两校还商定了另一件事情,本学期的半期考试,由两校联合出题,两校的教师分别承担一半学科的命题,下期交流活动时,大家还要交流对这次试题的评价。

根据陈卫红的提议,决定本次活动邀请潭定区教办教研室的中学教研员参加,由陈卫红具体联系落实。

陈卫红决定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树立专业发展意识。通过一个晚上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随后,大石乡中学召开校务会,专门研究此事。

会上,陈卫红提出,充分这次的校际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钻研业务,引导教师树立课堂质量意识,并构建评价机制以影响和触动教师,进而构建教研活动的常态机制。

郭相洋基本同意陈卫红提出的方案,就细节问题进行了补充,对黄家伟和曾小平布置了具体的任务,明确了相关要求。

在随即召开的全校教职工大会,陈卫红对相关工作进行布置,反复说明了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好话不出门,坏话传千里。老师们,你们这一节课的好与坏,很快就会传遍全校、全乡、全区,甚至传到区外。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我想,大家都不希望背个不会上课、只会死整的名声吧。现在离十一月十六号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大家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查找自己课堂中的不足,并通过实践进行改进。组内,大家相互间多听听课,把问题暴露出来,相互帮助进行改进,把丑露在家里而不外扬。”

郭相洋进一步强调了活动的意义:“一个单位的名声,是由单位成员的名声组成。一个人的名声,是由其各种具体的表现组成。大家是大石乡中学的一员,都希望别人对我们学校有一个好的评价。作为一名教师,谁也不希望别人评价我们上不来课。作为一名丈夫、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谁也不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反而评价。我希望大家抓住这次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好好展示自己,为了学校,也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卫红发现,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从来没有承担过公开课的教师,开始主动去听别人的课,并邀请一两位比较熟悉的教师来听自己的课。

陈卫红立即找到几位教研组长,让他们趁热打铁,把这些教师的校级公开课安排在这两周进行展示。同时,不时与一些老师进行单独交流,首先从态度上予以积极的肯定,对他们的优点和特色进行提炼并予以鼓励,从具体的课堂细节上,提出积极的建议。

大石乡中学的各间教室后面或窗外,听课的老师多了起来。课后,相互间的讨论交流也多了起来。不知不觉间,打牌喝


状态提示:第210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