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特战兵王>第三十章 峡谷伏击
这样默默的前行,偶尔传来几声牢骚。

这支部队就是md政府军七十七师的前锋连,他们从驻地出发一路奔波,已经进入了果敢共和军的控制范围。

随着距离长箐山越来越近,从军官到士兵都把心悬到了嗓子眼。

七十七师长期驻守果敢地区,在和平协议签订后,已经多年没有战事了。

尽管少数军官了解通莱这位新师长的计划,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局面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但对多数人来说,无论军官还是士兵,神经都难免放松下来。

这一次的命令来得十分突然,部队被紧急动员起来,然后迅速开拔前往长箐山。

闲散惯了的官兵们,精神状态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过来,在得知自己的对手是果敢共和军之后,更是颇感头痛。

这支部队中有一些老兵曾经和果敢共和军打过交道,而果敢共和军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倒还不是超强的战斗力和顽强的战斗意志,而是像鳝鱼一样的滑头。

由于果敢共和军经常摇摆在各个势力之间,d军方也跟着团团转。

有时甚至是早晨接到进攻果敢共和军的命令,部队开拔之后,中午又接到取消的命令,因为果敢共和军向政府投诚了。

结果部队回到驻地之后,过两天再次接到剿灭命令,因为果敢共和军又和某支**武装勾结一起。

可以想见,这种当世吕布一般的作风,如果放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早被痛下决心彻底剿灭了。

而md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民族关系,则注定了每一支力量都不会太过强大,因此大家都要尽量征得同盟者,哪怕这个同盟者可能给自己背后捅刀子。

也正因为这里是md,庞文澜才可以毫不顾忌的采用这种做法。

在与md政府军发生的几次交火,果敢共和军同样表现得及其滑头。只是这种滑头就不是左右摇摆了,而是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有一次,md政府军出动数万人,撒开大进行搜索,竟然连果敢共和军的人影都没有捉到。

而几天之后,果敢共和军突然出现在后方,切断了md政府军的补给通道,烧毁了后勤仓库。

在其余的几次战斗中,md政府军同样没能讨到半点便宜。

果敢共和军如同鬼魅一般行踪不定,永远没有人知道他们将会出现在什么地方,对md政府军狠狠的咬上一口,然后安全的悄然而退。

几经交手下来,md政府军伤亡惨重,果敢共和军却毫发无伤。

由于果敢共和军很少捣乱,加之至少在表面上威胁还不大,因此md政府慢慢的也就放弃了。

只要果敢共和军的所作所为不是太出格,md政府通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果敢地区实现和解和停火之后,这种态度得到了更好的延续,直到通莱担任七十七师的师长。

此外,长箐山地区复杂的地势地貌,也是md政府军头痛的另一个原因。

这里山连山,岭连岭,满眼都是茂盛的原始丛林,只见走兽,不见人烟。

对防守者来说,处处都是最佳的伏击地点,而对于进攻者来说,处处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葬身之处。

尽管名义上属于d政府对长箐山并不了解,尤其是在果敢共和军占据这一地区之后,政府和军方的人更少进入这一地区了。

通莱担任师长后,从箱子底翻出一些粗略的老旧地图,然后间或的秘密派人勘测,对地图予以完善。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在这样一个地区,md政府军不得不小心翼翼。

他们的行动遵循着一条比较了解的路线,前方的数名侦查员不断向后方传来“安全”的报告,主力部队才缓慢的向前推进着,结果行军速度大受影响。

尽管深入果敢地区数公里后,仍然没有发现半个敌人,md政府军仍然不敢大意,尤其是当前方出现了一个葫芦形的峡谷。

md政府军并不知道,庞劲东的伏击阵地就设在这里。在峡谷两侧的山上,到处都是血狮军团的士兵,依照各自的武器配备,分成了几个火力层。

血狮军团的士兵们


状态提示:第三十章 峡谷伏击--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