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三国之逆袭成王>第一四一章 乐府双壁
尚书嫡子?”

张初解开包裹,将竹简摊开放入热水中,扭头倒也知道是自己想岔了,脸色尴尬,“老夫还以为是你们各自说了身份,才得了竹简。未曾想老夫一时失言,晚节不保……唉,此前还允诺帮卢公子他们保密。”

他摇了摇头,扭头望向覆在最上面的《木兰辞》竹简,好奇道:“既然如此,刘公子赠与公达竹简作甚?咦,这笔法……”

张初脸色惊异,荀攸不由也凑了过去,视野中,首先看到的便是断章的标点符号,当即也脸色惊愕,“这不是慈明祖父的……”

与此同时,荀祈见荀攸许久不进门,找了过来,喊了几声见荀攸没反应,望向《木兰辞》的内容,当即拼命扇着水汽,惊异道:“兄长,你哪里得来的此物?此笔法横平竖直,与我等书写的隶书可大有不同啊……嗯,去了蚕头燕尾,倒是颇为整洁,而且一卷之内毫无隶书痕迹,想来是自成体系。这……不是慈明祖父的标点符号吗?”

他怔了怔,随后脸色愈发骇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哎!兄长,你作甚?!”

荀攸急忙伸手想要捞起竹简,被热水烫得顿时一缩,随后索性倒掉水,跪在地上抽出《孔雀东南飞》。

他看了几句,望着“荀叔卿”与“刘氏”两个名字,顿时脸色难看。

“公达,你的手……”

见荀攸右手发红发肿却浑然不觉,张初急忙跑了出去配药。

荀祈也拿着油灯跪在地上,下摆被热水弄湿弄脏都无所谓,仍旧看着那首《木兰辞》啧啧称奇,“此诗寥寥几句,便已经勾勒出女儿家被迫无奈上战场的场景。其中铺陈叙说、自问自答之言更是颇有小赋短小精干、针砭时事的精髓……更遑论其中内容,韵律明显,分明可以唱诵……”

他突然脸色凝重,“可汗大点兵……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可汗”二字绝非我汉朝天子,燕山以北……莫非是匈奴乌桓?!”

“此诗以匈奴鲜卑中的女子无奈上战场,却仍忠于可汗,十年征战把家还,来诋毁我大汉国祚倒悬之危……讥讽天子不善民,不得民心,怨恨男子无报国之心,不如蛮夷女子……内战不休致使蛮夷入侵,十年可破大汉!好!好一首《木兰辞》,好一个安能辨我是雄雌!此诗一出,天下儿郎谁敢再隐世不出!”

张机已经处理完事情回来,看到荀祈趴在地上自言自语,状若疯魔,有些好奇地凑了过来,随即神色惊异,望着最后的落款“涿县,刘正刘德然。”,愣愣无语。

而另一边,荀攸已经浏览一遍《孔雀东南飞》,神色复杂难言。

此诗长三卷,近两千字,是他平生所见最长的诗了。

其中虽然有几个小错误,致使韵律不统出来,但言辞却是精雕细琢,言简意赅,颇有大家风范。

如果单纯以诗文来看,能做出如此长诗的人于诗词歌赋一道绝对颇有心得。

而更让他心绪不平的是,诗中那夫妻二人谨遵礼法,反而导致恶母逼丈夫休妻,恶兄逼妻子改嫁,最后夫妻相继殉情,恶母恶兄幡然醒悟将两人合葬……此诗针砭的功力更深,将礼法与私情摆在面前,最后私情却是战胜了礼法,连那恶母恶兄也醒悟过来。

荀攸通读几遍,越来越能感觉到诗中夫妻之间的真挚感情在礼法的“作恶”之下大放异彩,而且就这篇幅……他知道这首诗算是乐府诗中的上品了,如果有人造势,不出数年,或许更有“此诗足以流芳百世”的美誉。

但荀攸已经想到了更深层的意思。

那刘公子要他送给慈明祖父,那么“荀叔卿”这三个字便无需多言,必定是荀采了……恶母便是恶父,也就是自家慈明祖父。

那恶兄之名荀攸想不到,但刘氏……

若只看此诗,只能看出恶母嫌弃刘氏——也就是说,刘公子做的再好,慈明祖父也会因为身份原因嫌弃刘公子,或是因为没有媒妁之言的两情相悦,碍于儒家礼法,不接受


状态提示:第一四一章 乐府双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