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超时空航班>八 一个重要的问题3
他命),谈起自己的烦恼。

“你觉得,我该怎么办?或者说,我这么做对吗?”傅院长问道。

“组织上既然有了指示,那么按照指示做总是没有错的——无论是从政治立场上还是从个人情感上。”瞿秋白笑着开解道,在桌子上摆上两个杯子,一碟盐煮花生,倒上傅院长带来的茅台酒(医务部门需要消毒,所以分配的比较多——话说,这也可以算是以权谋私了),有滋有味儿地泯了一口。

“话说,组织上到底是怎么考虑的呢——不方便的话就不要说了。”瞿秋白也难掩自己的好奇心。

“中央的意思,本来是不想要小傅参加长征的……”

“这个我知道。”瞿秋白插嘴道,“后来那小子自作主张跑了过来,我们这边又拦不住他……他这份热心倒是难得。”

“不过这一次,因为我的现,副主席认为,这倒是一个不让他过来的借口。”

“怎么说?”瞿秋白稍微有些不明白:你的现明明是他能够过来才对吧?

“跟那孩子说,他的到来确实会引生态灾难,想要安全地交接物资,就必须要做好充足的防护。具体来说,就是在这边修建一个专门的物资交接处,采取最严格的消毒手段(大家也不要想成现代科研机构的无尘空间,紫外线消毒之类高大上的东西。修一个地下室或者窑洞,大量喷洒高浓度石灰水,大致上这样就可以了)。很显然,正处在行军中的我们不具有这样的条件。想要修建专门的消毒间,就必须要等到我们安定下来之后……”

“原来如此,”瞿秋白明白了。

“周副主席他们本来是要我说的,后来却又让我什么都不要跟那孩子说,由他们来说,大约也许是怕我说漏了嘴,”说到这里,傅连璋又自嘲地笑了笑,“还真是小看我呢,就算我还不是党员(傅连璋是1938年才入党的。一个1929年就主动参加革命的人,又是当时中共急需的技术人才,居然用了九年时间才入党,可见当时想要入党有多难了),该怎么保守秘密,怎么贯彻组织决议,我还是有分寸的。”

“就怕你的职业道德压下了其它的考虑啊。”瞿秋白有滋有味地拈了两粒花生扔到嘴里,又泯了一口酒,“那个,傅院长,我问一下,我们的药物已经很紧张了吗?”

“倒是还充足,无论是按照以前的标准(魏承恭到来之前的标准)还是现在的标准(魏承恭到来之后的标准。两种标准的差异体现在药物使用量和使用范围上,以前只有重伤员和一些重要人物才能使用的一些西药,现在普通红军战士也能用得上了)。”

“那你担心什么呢?小傅应该还能过来几次,他携带的药物量好像一直都大于我们的使用量吧,也就是说你的储备还会增加——而等这些药物都用完的时候,我们估计也到了陕北了。”

“呃……”傅连璋愣住。

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之前自己是因为想通了魏承恭的到来没有影响而极度高兴,之后则是因为魏承恭不能到来而极度担忧;不是大喜就是大忧,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也就正常了。

————

总理等人的打算本来是等到魏承恭想起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把“我们没有准备好,你不能过来”这个结果告诉他。如果他一直没想明白“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区别,那么在长征结束之前,他就不会来了;而就算他最后能想通,估计也需要很久——就算在长征结束之后才想通也不奇怪(这个是很可能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的区别说起来简单,但这层窗户纸之前一直都没人捅破,可见想要捅破也不是那么容易。傅连璋是专业人士,尚且为这个问题困扰了这么久,直到得到茅台酒才给出这个答案。非专业人员的小魏就更不用说了)。

就算他在长征结束之前就想通这个问题,能够让他有两三个月不过来也是好的,至少这几个月里面他不会有危险,不是吗?

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魏承恭的智商和决心。

虽然魏承恭确实一直都没有想通“耐药性”


状态提示:八 一个重要的问题3--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