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文豪的悠闲人生>第251章 可跳过!
价值而存在,但是这不应成为批评金大师的理由。

毕竟武侠文学与严肃文学还是有区别的,单从这个意义上说,这还反而是成功之笔。

总的来说,金大师笔下的人物塑造是出色的。

在配角的问题上,我们不应该讨论他们的性格和思想的完整性,因为配角毕竟不同于主人公,即使在长篇作品中,这种不完整也是必定的。

但是在这里不得不说明的是,对于那种从某些人物的描写具有真实性便得出金大师的作品具有现实性的看法,这个是万万不敢苟同的。

这种看法非但没有任何文学上的逻辑性,而且简直就是对金大师作为理想主义大师的否定。

在梁羽生之前的武侠作品是纯朴的作品,不应划入任何一派。

梁羽生是豪放派武侠的创始人物,而金大师则是此派的最杰出的人物。

其人物的性格,作品声势无不处处透出豪放的特点。

特别是对大场面的描写,可称天下无人能敌。

就像有的人说,金大师写的是神,而古大侠写的是人这个意思。

简单的说,一个是侠之大者,一个是侠之fēng_liú!

其实说到这个问题,可以谈上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而通常来说,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多是古龙的拥护者,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古大侠比金大师要差一些,古大侠的拥护者觉得不服气,才要分析讨论一番。

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四件事情,即使这四件事情和古金的比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里之所以说古金而不说通用的金古,是为了公平起见,因为按照拼音顺序、笔划顺序“古”都在“金”的前面。

第一个就是,在古龙最鼎盛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期,金大师封笔,古龙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金庸之后的《明报》武侠撰稿人,此时,他心中对金大师是很崇拜的,并没有以为自己在武侠作品上达到了金庸的地步。

那是1972年,金大师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即将结束,就写信给古大侠,希望他能给《明报》写武侠小说连载,使之不至于出现空白。

根据古大侠的朋友于东楼对武侠作品评论家陈墨所说,古大侠接信时他正好在场。

那时古大侠名头正盛,来函很多,也细看不过来,他漫不经心地让于东楼将信拆开,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从香港来信给他。

结果是金大师的约稿信,古大侠看了之后,难以置信,澡也不洗了,“光着身子躺在椅子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之后古大侠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这个作品,作品很成功,也很精彩,尤其是前面的三部。

即使是古龙的坚定拥护者也大都承认,古龙在写作《陆小凤系列》之前,已经进入了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

这实际上意味着,按照古大侠自己的观点,金大师是前辈,他自己与前辈还有某种差距。

同时,金大师对于古大侠,也表示了很大程度的认可。

古大侠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是靠写武侠谋生吃饭的,而武侠创作,对金大师来说,还只是一个副业性的工作。

第二件事情是,现在看到的金大师的作品,是经过了十分精细的修改和琢磨的,而古龙的作品大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创作完成的,从来没有修改过。

金大师作品整体的精致性,人物的完整性使得其作品的阅读构成了一种完整的体验。

而从作品的整体来,古大侠作品在创作水平上起伏很大,即使是一部作品里,不同的部分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字、情节、人物上有比较大的修改空间。

这也就使得古龙作品里一些很精彩的作品和部分受到了影响,形成的是一种残缺的美,不能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于古大侠的作品,假如进行较大的修订话,而这种修改不会伤害作品的本质,是能够使作品在文学界获得较大的重视的。

毕竟,古大侠对于现代创作技法的应用,比


状态提示:第251章 可跳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