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春野小农民>第647章 完美山庄

飞到山庄上空,刘伟发现脚下是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来到了古代一样!

这陈雪莲确实有几把刷子,这么短的时间就将这么大的山庄建好了,而且有的地方还栽上了树,确实挺不错!

从半空中看,一间一间古色古香的庭院错落其中,亭台池塘,草木葱茏,宛如身处古代之中。..

刘伟从半空一跃而下,稳稳地落在山庄前面,就看到一座高大的门楼。

门楼是进山庄的头门,比普通人家的房屋还要稍高一些,上面还有一块匾,但是没有写字。

刘伟心想着应该是让自己起名字,不过对于这座山庄,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好。

穿过门楼,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庭院,还有一道二门。

进二门过小桥,沿登山小道靠左往上走,就看到一座普通农家式的大门,门额为“迎屐”。

迎屐是迎宾待客的意思,所以这就是招待客人的地方。

进门后又是—个小院,院东面一道“十”字式花窗,正面是进入山庄中心区域的大门,上面写着“琅环福地”。

刘伟心想这名字起的还真不错,不过好像是书屋的意思。

顺着小道向前走去,只见庄内亭台楼阁,回廊曲径,依山构筑。所有房屋建筑均为砖墙瓦顶,保持着浓郁的乡风民俗。

山庄的建筑布局依照苏杭园林特色,依山而建,迭迭而上,造型幽雅别致。

山庄内的门景、长廊、小桥、池塘、石山、房屋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融中国各庄之大观于一炉。

庄园内的花草树木因地而种,因物而配,因意而设,品种花色众多。

古老的龙眼树,高耸云天的草椰树,低如侏儒的千年矮,大逾双抱的白玉兰,小似火柴的文丝竹等,虽然时至深秋,但有的树木还是郁郁葱葱。

这里的设计栽种非常合理,既有乔木性与灌木性的综合,又有木本花载与草本花卉的结合;既有四季常青的园林特点,又有色、香、味、美互相配合的运用。

充分体现了整座山庄山与水,花草与树木的相互衬托、相互制约的建设艺术。

刘伟一路往前走着观看,越看越是满意。

这山庄外貌与普通农舍相似,庄内房舍则是依山构建,因地设景;全部建筑物都是砖墙瓦顶,小巧、通俗。

山庄分为门头、前山和后山三个层次。

门头是迎宾待客的地方,包括一些庭院房屋;前山包括大门、二门、折柳亭、迎屐、含笑路;后山包括白云路、白云深处、梅谷等。

这些建筑主体由六处房舍构成,即门楼迎屐、湖隐轩、水抱山环处、树人堂、庄园工人宿舍。

整座山庄可概括为一股山泉,二重围墙,三个层次,四个园门,五座假山,六处房子,七口池塘,八座凉亭,十二个道口。

刘伟知道这都是有讲究的,全庄贯以“一至九”的数字设景:一扇小门,二重围墙,三层建筑,园开四门,假山五处,六屋,七池,八亭轩,九曲巷道。

每个字各建其景,每个景各含其义。一扇小门,外看无特色,然步入园内,满目风光另有一番世界。

二重围墙,园中有园,外园种果树,里园栽花草。

三层主体,寓意“三元及第”。低层迎屐,迎宾;中层是湖隐轩,待客;上层为树人堂,读书。

四方大门,招徕四方宾客。

五处假山,宛如五岳朝天。

六幢房屋,表示六亲常临。

七口池塘,暗示七面镜子,供七仙女下凡梳妆之用,神化山庄。

八座亭子,各有千秋,拟为八面玲珑。

九曲巷道,譬作地久天长,也譬作人生道路曲折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

此外,还设有十二个游门,意指十二个时辰,运转不息。

这只是山庄的第一部分,以后还会陆续建造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彻底打造成华夏最为顶级的山庄。

反正现在刘伟又不缺钱,自然要把以后养老的地方打造成完美的仙境。

这些山庄都是根据他的设计建造而成,以后还能栽种各种灵树灵花


状态提示:第647章 完美山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