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皇帝,哥罩你>第89章 :易州赴宴

三天以后,徐诚忻带着铁卫营出发了。当然在此之前他做了充足的准备,除三门大火炮外还拉了几大车的霹雳弹(就是原始的手榴弹)。火药、兵器、马匹都选最优良的配备,装备的优良是平常禁军不能比的。每名士兵除主武器外,还配腰刀、匕首、霹雳弹、创伤药、火种,火枪手还每人背一把神臂弓。有钱啊!但钱再多也没有命要紧,所以为了提高战斗力,他化光了手里的每一分钱。

对于铁卫营的调动,并没有在京城引起多大关注,因为禁军换防是经常性的动作。区区五千人马远没有陈桥那三万禁军那么引人注目,而且许多人也认为铁卫营去北方纯粹是多此一举。辽人哪年不会在边境搞点小动作,还不是这样过来了,所以今年也不会有什么不同。所有人都在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早已习惯了这种势态。

整个朝廷只有枢密相公刘挚发表了意见,其实他早就对铁卫营心怀不满。这种体制外的军队完全脱离了枢密院的掌控,现在没有他们的同意又擅自发兵,置他于何地。他在早朝时发了几句牢骚,高太后并不在意,只是淡淡地说:“此事已经知晓,容后再议。”便没了下文。

满朝文武本来就对兵事没什么兴趣,见高太后这态度自然不会有人附议。刘挚虽有不甘却也无法,只得悻悻地退下。冷不防看到哲宗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心中不由一动,隐隐有些不安起来。

长期以来,哲宗坐朝都是沉默不语,极少说话。暗地里却是在仔细的观察各位大臣的一言一行,他们的观点、喜好早就了如指掌。哪些可以用的,哪些不能用的,甚至要狠狠地整治的都已有了一本帐。高太后是个什么情况,他也向宫中太医询问过了,他觉得时机已经差不多了,随时准备着亲政。

对内,通过一系列的人事任免来个秋后算帐;对外,徐诚忻带的铁卫营就是他的态度。他要告诉那些大臣:第一,辽人不可怕,只要听我的照样可以打胜仗。第二,就算辽人不来,我们也要打过去,文人的好日子到头了,朕要开始用兵了。

所以他开始暗暗祈祷:徐诚忻啊!你可千万不要给朕丢脸......

徐诚忻赶到易州时刚刚进入农历的八月份,一旦入秋,北方的气候便开始迅速变凉。徐诚忻自然已经考虑到这些,每个士兵都有一个行囊,随时可添加衣服。但粮秣却是要到本地州府调用的,易州是北方重镇,粮草辎重准备充足。

易州刺史李江北从没接过这样的军队,主将手里没有枢密院与兵部的文书,却有一道皇帝的旨意。再看看那些士兵,有将近一半杠着一根金属管子,也不知是什么玩意。既然有陛下的圣旨,好生招待总不会有错的。他混迹官场多年,一看便知来人不简单,立即夹起尾巴来招待。

易州城不大,本来城里住满了百姓和守军,再要进来五千人马实在不好安排。徐诚忻也不在意,直接让铁卫营在城外五里处安营扎寨等候命令,自己带着几名亲兵随李江北进城去了。

李江北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做为东道主少不了要为他接风洗尘。徐诚忻见易州官员个个悠闲自得,一路上百姓也是镇定自若,显然易州是个很安全的地方,也就放下心来带上刘武他们几亲兵进城赴宴了。

宴席上除李江北外,易州的各主要官员都来了,满满坐了一堂。徐诚忻一边和他们胡扯一边也打听一下易州的情形,以及附近辽兵的动向。大家对易州的防卫并不放在心上,多少年都过来了,年年闹、年年平安无事,操什么闲心。见徐诚忻时不时的问起,又看他年纪轻轻显然没经过什么大事,还当他心中胆怯,都不由的有些瞧不起他。

李江北一手端着酒杯笑眯眯地站起身说道:“徐将军初来易州便一心关切军政要务,忠君之心令人敬佩,只是怕会打扰了诸位大人的雅兴。下官来此地为官多年,易州各所了若指掌。也好,我就先了却将军心中的疑惑,然后再纵情畅饮,如何?”

徐诚忻暗想,喝洒聊天,顺便打听下易州防务这不是


状态提示:第89章 :易州赴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