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明末超级强国>第381章袁可立的迷恍
个刻了烈士的牌子!烈士?一介草民也是烈士?真是笑话!”

袁可立说道:“烈士一词来自《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这是烈士的出处,现在用到一个为修黄河死去的百姓,虽然过了点,却也是没有辜负这两个字的。至于李毅为什么有这样多钱?那些钢铁厂,铁路,码头,那个不是来钱快的东西?”

袁枢说道:“不是国不与民争利么?他就不能让出一些来?让老百姓日子好过一点?”

袁可立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砸吧一下嘴巴,国不与民争利?民福国穷?天启初年的一次海商,一次官绅一体纳税,闹出来的事情,袁可立身为登莱巡抚非常清楚。国库没有钱,谁愿意给朝廷钱?愿意的话又怎么会出现这样大的风波?皇帝都差点被谋杀了,南直隶直接血流漂杵。

袁可立想到这里说道:“国是国,民是民,国于民是对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国不与民争利,这句话本身就是有很大问题的。国不与民争利?那国收什么税?税不是民的利?国不收税?国又拿什么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拿什么来修缮这黄河?”

袁枢被袁可立一系列的问题问的晕头转向,安静下来。他也靠栏杆上,向黄河看去,等了一会说道:“父亲,什么时候去顺天?”

袁可立说道:“后天吧,把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

袁可立顿了一下说道:“留下500亩口粮田,其他都卖给市政厅吧,未来几十年里,缺粮是不可能了,而且土地的收益会更加的少,另外,为一点土地背负地主的名声,实在太不划算了。”

袁枢说道:“父亲,没有土地,我们家的开销?”

袁可立说道:“家里积存的钱财能够支撑我们家几十年的开销,现在能干的事情很多,不能拘泥于土地之上。”

袁枢想到父亲的话问道:“为何说几十年内不会缺粮?”

袁可立说道:“优质的种子和品种,还有肥料。南洋大片一年三熟,四熟的土地。辽东宽阔而肥沃的土地,这些地方哪里不可以出产大批粮食?更别说草原上的牛羊肉,海上的各种海产。肉吃一口,顶上粗粮2,3口。一面粮食出产多了,一面粮食消耗减少,大面积的粮食缺少,这粮食必定有大量的盈余。”

袁枢想想说道:“一城一县的小区域的灾害!……”

袁可立说道:“每个州县都有市政厅,农业部都会统计上报,然后由大明粮食集团调集粮食平抑物价,你觉得粮食还有高价?”

袁枢:“如此说来,拥有土地真不合适持有?”

袁可立点点头,不再土地上纠结,说道:“徐老头说,工业时代来临了,我找了很多典籍,都不知道工业时代一词的出处!被他笑成孤陋寡闻。某已垂垂老矣,雄心不再,而你正当而立,要虚心学习。”

一直在边上听袁可立说话的袁赋诚说道:“爷爷,我知道工业时代是什么!”

袁可立惊喜的问道:“说说?是怎么回事?”

袁赋诚激动的红脸说道:“老师说,工业时代就是用煤,石油,电带动工具,大量的机械代替人力,生产大批量生产各种用品。替代以前以手工工匠为生产模式的时代。

老师还说,我们的工业时代很快就进入电气时代,信息时代!老师说,在工业时代,一个工厂生产的东西,都是以成千上万计的,电气时代是大量的电动工具,而信息时代最神奇。

老师还说,我们要努力学习,以后没有文化的人的会寸步难行。”

袁赋诚说的有点颠倒,但要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袁可立敲着栏杆说道:“原来是这样,看来李毅要从走宋朝旧路了!”

袁枢说道:“宋朝旧路?”

袁可立叹了口气说道:“是啊!优待商贾!现在不只优待商贾,连工匠也是优待的行列。不说了,很多事情,要亲自去验证!”

袁可立离开顺天已经6年,虽然经常听到说顺天发生巨变,袁可立没有概念,只是当是多了一些建筑,多了些街道。马车在宽阔的柏


状态提示:第381章袁可立的迷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