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大道幻世录>第7章 往事
祭拜一番,见天色将晚,便回将军庙去了。

是夜,聂鸣东因欲离去,不知何年能再来祭祀祖先,心中有愧,辗转难眠,叫醒聂席远,两人又至庙中烧些纸钱冥币之物。庙中无人,仅有那聋哑老迈之人伺候一旁。

聂席远见气氛庄重,除跪拜叩首外,无事可作,心中不耐,只盼早些完事。忽然记起奇经秘闻录来,便将其投入火盆,见火焰渐渐将那破旧书籍吞没,向先祖祷告道:“后人聂席远,初见先祖,无贵重之物进献,只得烧上些奇谈怪论,以娱先祖在天之英灵。此书所载,非人所思,若是假的还则罢了;若其果然为真,必不避艰险想方设法,也要得到书中所载之经文。还望先祖之英灵常护左右,为我指明方向!”

聂鸣东见聂席远有些肉疼地烧掉了奇经秘闻录,又看了一眼那聋哑老迈之人,见其长发覆面,默然呆立,催其早去休息,也不见其回应,道:“此谬书,毁之何惜?真正值得惋惜的,是我族至宝伏魔经的丢失。”

聂席远闻之大觉惊奇,忙问:“难道说伏魔经是炼气之经文不成?”

聂鸣东点头道:“正是。先祖龙丘公本为农家子,少怀英雄之志,奈何却无英雄之能,故常为此而悲。后得一经文名曰伏魔,练之,勇猛无匹,人莫能挡,投军三载,便积功至飞羽校尉。先祖心有百般计,身俱万人敌,时值天下动乱,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一日,先祖奉命驰援灵丘,途经龙丘,留诗一首,曰:‘城北石磐磐,人道龙丘山。旱时诏雨至,雨时送晴来。天下多奇山,何曾见龙盘。举足登顶处,近天一丈三。’随从军士见得热闹轰然叫好,唯有随军书记但笑不语。”

聂席远插言道:“先祖吟诗,众人叫好,为何唯有随军书记但笑不语?”

聂鸣东解释道:“其时,大燕举国奋进,人人争先,正是豪杰用命之时,这些豪杰之士多是武人,积功快,升迁易,顶顶是见不惯那些居于后方之文官,言语多有嘲讽。文官则道此辈粗鄙,好勇斗狠,稍一得势,便目生于顶,视天下英雄尽为草芥,因此文武矛盾日深一日。

那随军书记虽是先祖部下,却自恃文人,虽未出言讽刺,暗地里却不知是如何诽谤先祖。天下喉舌皆有文人把握,先祖本为武将,旦有机会,此辈必定恶语中伤,是以时人皆笑先祖粗鄙不堪,不能强之为能。”

聂席远默诵先祖诗作,只觉甚好,不忿道:“此辈惯于嚼舌,又见不得别人好过自己,实是卑鄙下作!”

聂鸣东笑道:“先祖所作诗篇,确实无甚奇处,理应泯没于世。可是谁人又能料到先祖过龙丘后,竟凭军功扶摇直上,渐至位高权重,居一人之下众人直上。这首吟龙丘诗也因此广为传播,竟成一时之美谈。

高祖封赏有功之臣,许先祖自择封地。先祖与其朝夕相处十余载,知其刻薄寡恩,残忍好杀,恐久后为其所害,暗思:‘灵丘府山多地贫,非形胜之地,不足以成事,长居于此必安皇帝之心。’是以择了龙丘一地。

高祖见了大笑道:‘世间名山大川,数之不尽,多有文人雅士留诗百篇,唯龙丘一山能有殊荣,独得将军一诗,民间传为美谈,此诚为难得,今便以龙丘公,以酬将军之功如何?’先祖从之,由是躲过高祖一朝屠戮功臣之祸,此足见先祖之英明。”

聂席远闻言道:“先祖官拜大奖军,爵至龙丘公,自然是极其英明的!”

聂鸣东接着道:“聂氏镇族之宝伏魔经,乃是炼气之经文,记载了养气、扩脉、奔流、蕴神四境。先祖龙丘公之后,又传数代,多是平庸之辈,再无一人能将伏魔经练至蕴神境。再传几代,终出一英杰之士,年方十八,便将伏魔经练至圆满,故力能扛鼎,行胜奔马,时有勇士,杀之,如拔草芥,较之龙丘公犹有胜出。你道此人是谁?嘿嘿,正是世传聂氏不肖子孙,聂逸圣!”说着,冷笑连连。

聂席远惊得啊的叫出声来,那聋哑老迈之人正拨弄灯火,身躯颤动,不知是否烧到了手指。

聂鸣东沉默良久道


状态提示:第7章 往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