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逍遥江山>第2857章 为臣贵义不贵身

开头的第一联要破题,第二联要承题,第三联要起股,第四、五联要作中股,第六、七联要作后股,尾联要束股,也就是说本题是先「士」、「先」、「器识」、「后」、「文艺」,否则就不合规矩,当年参加这次考试的一共有一百二十个人,能写完的不过十个人,而中秀才的一个也没有,王振当年虽没中秀才,但那篇文章还是写得颇有些见地,在当时的士林之中颇有些影响力,王振后来能得到教官全赖这次考试,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得宣宗赏识,一次大着胆子将那篇科举文章给宣宗看了,不曾想宣宗看完大加赞扬,还说若他是当年的考官,定会录取了他,由此可见王振胸中的见识并不少了,除了见识不凡外,王振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他书法取自宋四家的蔡襄,又融合了苏轼的丰腴跌宕特点,使得整个书法颇有文人味儿,早前为了取信宣宗,他在赵孟頫上又花了几年功夫,一番下来,其书法虽说不上大家,但比起外面那帮文人墨客的字儿要好了不少,这两年掌权后,骨子里文人气息越发浓厚,素来信奉字是文人的脸为信条的王振,练习书法越发舍得下功夫。/p

/p

每日一三五是批练书法,二四六则是批阅,旁人打扰不得,宫中的太监熟悉了王公公办公的规律,大多将事情压制在二四六来报。/p

/p

今日是腊八,对这个日子,王振记得并不多,只记得这个日子是从遥远的天竺传来的,说是西天的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弃位出家,经过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身体变得极度瘦弱。终于觉悟到:世间的人们追逐物欲,忱『迷』于声『色』犬马之中,过份享乐,固然无法达到解脱;而一味的执着于苦行,只是使**上受苦,也是徒增对于身的执着,也是没有办法证悟的;只有舍弃苦乐二边,才能进趋大彻大悟的菩提大道。于是,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p

/p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选择肥壮的母牛,入河洗浴干净,挤取**,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p

/p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一月之后,体力强健,已回复了昔日的壮实,他又去尼连河中沐浴洗衣,更觉得遍体清凉,光彩焕发。之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波罗树(又译菩提树,即无花果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p

/p

如此,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时至腊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释迦牟尼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世、未来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p

/p

从此,腊月初八,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便成为佛教的一个盛大、隆重的纪念日,腊八节既由此而来。/p

/p

而在本朝,这种说法又是花样繁多,比如晋朝的说法,则是说那会儿,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而到了宋代,百姓的说法则是与大英雄岳飞有关了,说是岳飞率部


状态提示:第2857章 为臣贵义不贵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