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逍遥江山>第2621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起先,他是不信的,大凡皇帝,那个不是有三宫六院,恨不能将天下所有的美人都纳入后宫,供他享用,但皇帝的精力却不能源源不竭。随着年龄的增长,御幸美人时日益感到力不从心。皇帝的苦恼逃不脱大臣的眼睛。那些精于房中御女术和专攻此术的道家术士们尤其明白皇帝的心理和需要。于是,几乎每朝每代,都有大臣和道家、术士向皇帝传授房中术。他们的所谓御女战术极多,花样百出,还借助各种仙丹和药物。前朝传入后宫的房中术更是如狂飙如烈焰,皇帝们沉醉其中乐不思蜀,可结果可想而知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并有天下后,多次东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徐福又称徐巿,秦时方士,为迎合始皇的迷信海上有三座神山,请得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秦始皇还派过韩终、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仙药,结果用费甚巨而一无所得。虽然“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时至今日,这事儿还被人时时提起辱骂,大唐明君李世民,迷信丹药,曾召不少道士为他炼制“长生不老药”花费大量金银珠宝,非但没有获得长生,反而早早丢了性命,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外,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等多位皇帝,都曾因为命给丢了,就连他的父王不也是因弹药才丢了性命么,所以在他治国的十年里,整个皇宫大院是看不到道士的,因父王的死,他甚至在心底里厌恶这帮道士,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信任这般道士,却不想有些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皇帝是天子不假,但说到底还是个人,是人谁没有点念想,最初他想当一代明君,不辜负祖父的期望,所以在登基后,他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父王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短短十年,大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堪称大明开国六十年来最为繁荣强大的时候,世人赞美之不绝于耳,他自问自己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甚至是超过了他的期望,当看到祖宗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走向盛世,当初的念想也就慢慢的便淡然了,某一天回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发现自己这十年来竟没有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为皇帝想要做的事情当然很多,比如斗蛐蛐,比如诗词歌赋,这些他都做了,甚至做得很好,最初的吸引力,最初的妄想,早已在群臣的赞美声中慢慢磨灭,当他细细想来,藏于心底的那点念想,其实与自己父王差不多,父王一辈子活在祖父的权势下,战战兢兢,好不容易做了太子登基做了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充盈后宫,他虽没有这般猴急,可骨子里也不是没有这种想法,当祖宗的江山已走向了繁荣昌盛,他作为一代明君名垂青史的时候,一直被他遗忘在内心深处的想法就呼之欲出了,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打探一些道士的消息,碰上了总要问一问,十年的皇帝生涯早已将他的性子磨练得不动神色,他知道皇帝该如何去表现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甚至用不着说出来,只要微微透露一点,总有那些聪明人会心领神会的做好这一切,事实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他只是不动神色地向身边的太监询问了古往今来最出名的道士,王振、刘宁就琢磨到了他的心思,也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个道士对他说是汉朝栾大的后人,有祖上九成法术,能满足他长生不老的心思。

对于这一点,他当然不相信,他是皇帝,可从来没想过长生不老,甚至对人人苛求的长生不老根本就不相信。问世间谁人无忧,唯神仙逍遥自在。大罗神仙居于大罗天,不老不死永生不灭,仙境极乐无所忧愁。红尘凡人居于地界,顺生应死繁衍不息,得失苦乐****交炽。对仙人而言,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在时间长河中不过转眼云烟,只有飞升紫府位列仙班,才是永恒的追求。但古往今来


状态提示:第2621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