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贞观钱王>第七十四章 好官

等到了开荒的地方,站在高处一看,杜如晦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近两万人在荒地上忙碌着,一排排的房屋己经初具规模,看样子比自家的房子还高,目力所及之处还有几处砖窑在冒着烟,稍远的地方人们把拉来的马粪等物撒在地上,随后被犁翻开压到土下。

几架巨大的水车在河边转动着通过竹筒把水引到了新开垦的田里灌溉。走近之后看到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在用新式的铁锹和搞头在挖井,泥土翻飞之下很快人就慢慢的消失在地面…….。

“老杜,这房子我是按工厂的规模和样式建的,肯定比一般的房要高很多,还有这房子建得也很结实,公输家的人和我一起规划的,现在工地上班头就是他家的人,这房子里边很多东西我建好之后再和你说,这地方将来会变成一个城镇,如果发展好的话,繁华程度会超出你的想象”萧铮笑着说道。

又指着这些干活的工人说道:“你看到没有,现在这些干活儿的全是农夫,如果没有这份工钱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顶一下,他们很可能就会把自己手中的地又卖给富商或是豪强,这一个‘折青苗’就能把这近两万人推进流民的队伍。当今圣人就是再仁慈把皇庄的地全拿出来如何救济得了这么多人。有时转换下思路,就如同萧某治病,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换个思路,土地的事不要光在土地上做文章”。

杜如晦神色有些激动,看着萧铮眼角有些湿润,深吸了几口气后正了正冠,对着萧铮身躬一礼拜了下去,身后的官员也跟着杜如晦拜了下去。

这帮人的举动把萧铮吓了一大跳,平时和这些人嘻嘻哈哈惯了,突然间一这样把他弄傻了。

杜如晦起来后擦了擦眼角说道:“萧公,我们这一拜是替天下千万黎民拜您,当我们在朝堂之上还在为黎民百姓的裹腹口粮唇枪舌战之际,你己经开始试着披荆斩棘地趟一条新路,就这份眼光,这等气魄就值得我老杜一拜,我杜如晦和民部诸公有和您在一起为天下百姓谋福何其幸也”。

手足无措地拉着杜如晦说道:“老杜,各位,大家同一个屋檐下吃饭,用不着这样,你们这样拜我很容易骄傲的”。

“唉,萧大人,你能不能有个正形啊”杜如晦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

正在工地上转着,老张顺带着运砖的车队走了过来,看到他萧铮忽然想起件事儿,“张叔,被孙伏伽判到你哪烧砖做苦役的唐耀宗怎么样了?”

一问才知道这家伙早就死了,到了窑上之后落在张顺这些人手里要是有个好才怪呢,至于说做苦役死的,谁还去在乎齐王家一条狗的命。

老张顺说完这事却开心的对萧铮说道:“公爷,如今当朝的圣人可比太上皇英明多了,这次给我们派的县爷可真是个好官,自打这个工地开工后,天天带着县衙所有人过来帮忙,自己还去扶犁推耧,我老张活了大半辈子可算见到好官了,您以后有机会可要好好提拔提拔这位县爷,您看,他过来了”。

抬头看见杜如晦拉着一个人到了萧铮前面,这个看年龄比老杜小几岁,个头比他还高半头,额下才许短须,五官生得极为正气。双脚没穿鞋子沾满了泥巴,袖子挽到胳膊肘以上,如果不是在田间劳作脸和小臂被晒黑的话,肯定是个标准的成熟版帅哥。

等杜如晦把他介绍给萧铮后,这县官虽是一身农夫打扮,见到萧铮后行礼之数极为周全,虽然是官居七品但与萧铮说对话没有任何局促不安和谄媚之辞。

萧铮也是很客气在和他聊了起来,两人对话之时,这个给人感觉极为舒服,等聊得差不多了又不失时机的转身准备去忙,走之前还不忘对张顺几个长者问候一下,看表现这决对是个好官。

“你有点过了啊,头次见面你就把人家冷落成这样”杜如晦有些不满地说道,他太了解萧铮的性格了。

“你觉得他是好人吗?”萧铮笑着问道。

如果萧铮没有后世的记忆,单凭这表现肯定也会把这茧手为官的人当成一等一的好人好官。他不怀疑这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好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