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锦衣仙途>第六十三章 火船

通运河下游,十几艘船舫或静静孤悬河中,或停泊在暗。

河风刮来,灯笼摇晃彩旗飘扬猎猎声响,还有远近交织在一起的音律,及语调婉转的清音歌唱。

本该略显水腥、草木腐朽气味的河风在这一片河畔时,似乎也参杂了脂粉香气,有令人心醉、肢体放松、酥软乏力的效果。

茂盛垂柳下,周朝秀抬手拨开一片垂柳枝条,眯眼看着悬在河心的花船,船首两串十盏灯笼,靠近船尾的地方悬着一枚大红灯笼。

花船,不是这里的主题,河岸边的莺莺燕燕才是吸引绝大多数人流连忘返的主要因素。

河岸边女子不论徐老半娘或是妙龄少女,多是穿红戴绿的乐籍法定装扮,打扮的花枝招展摇曳生姿。乐籍女子缴纳重税,这些是通州相对显目的一笔税入。

为保护乐籍女子生存及正常营收,打击民妇违法充任的暗娼,是各地衙门的一致执法纲领。

张家湾下游这里也是如此,几乎来这里营业的都是世代乐籍的男子、女子,非乐籍的女子,在这里属于被打击范围,暗娼行为不仅违法,还有关道德、风气伤化。

再穷的民妇那也是良籍,再名动天下的名妓也是贱籍。贱籍只能给人做妾,赎买贱籍要扶正做妻,无异于在挑战良贱、尊卑秩序。

也有只有贱籍,才能随意买卖人身契约。

三名弓手、三名排刀手簇拥下,并无女子上前搭话,若自行离去让出一片空地。

观察片刻选在河心几乎位置前后没有丝毫变动的船,周朝秀抿抿下唇:“在河心落了石,恐怕一时半会儿不会靠岸。”

李秀成靠近他,左右打量嘴角翘着,笑容止不住洋溢:“周铺长,不若寻个落脚避风的地方,这样盯着也不遭罪。”

周朝秀回头打量,这一带岸边是密集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夜市灯火璀璨,似乎比张家湾白日里还要热闹一些。

出入其中的人物多是华丽丝衣,也有一些穿皂吏公服,或军服的汉子吃醉了酒说说笑笑结伴而过,还有许多的武官、文士结队而过,文士多是青衫挂轻飘飘文士剑,武官则黑色官靴、配腰刀,着装差异明显,且气质鲜明不难辨认。

夜色下,周朝秀目光如炬,一群群人影印入眼帘,大部分人的信息就得到判断,就连活跃人群中的少年扒手、老年窃贼也瞒不过他一双眼睛。

引他关注的不是莺莺燕燕卖笑乐籍女子,而是东岸、西岸两座码头,入夜后其他码头没有船只停泊,也无灯火。只有这两处码头有船只,将一些人物送到河中花船上,或把花船上的人运到岸上。

花船,不靠岸!

周朝秀死死盯着那艘许世平描述的花船,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今年二甲进士、大理寺左寺副徐祯卿举行宴会的花船。

码头灵活小船迎来送往,黑漆漆的夜里,除了这帮操船的人外,没人知道哪些人去了哪些花船……所以找到这艘花船毫无意义,除非自己控制东西两座码头,再要么直接登船,不然很难摸清楚与徐祯卿会面的张家湾头面人物。

好在,自己夜里视线清晰,能看清楚那艘花船始终与游动小船没什么交集。

宴会过程中虽无人员流动,可宴会结束后自己又怎么才能截住这艘船,将出来的人底细摸清楚?

就在他疑惑思考对策时,自上游漂下两艘乌篷船缓缓靠近堤岸,一名挑着‘巡夜’二字灯笼的巡夜军对周朝秀轻呼:“周铺长,我等奉命前来襄助。”

周朝秀这边也一盏灯笼靠下去,认出来人是本铺的巡夜军,周朝秀当即询问:“可有许掌事新令文?”

“并无新令,许掌事应是先令我等借来这两艘船就往下走,再寻的周铺长。”

乌篷船上说着扔上一团绳索,刘秉实找出绳头往柳树桩上捆绑,周朝秀则转身对李秀成低语:“若见我举火,你三人就朝合适纵火之处射箭。以引火、少伤人为要。纵火后……迅速后撤,至撤回河西铺。”

李秀成脸上笑意敛去,脸色木然追问:“周围四遭,只有屋舍易于纵火,一旦火


状态提示:第六十三章 火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