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欺世盗国>第738章我与贼臣不两立
教出来的一般。

董成林也是强硬,硬顶着丝毫不妥协。

也就是这些出来弹劾他的官员难找到不妥之处,否则他没准会安排手下御史一个个弹劾。

董成林看得很清楚,当今朝廷,作主的是首相陈佑,首相想让他留下,除非天子撕破脸闹到要么宰相自杀要么废黜天子的地步,否则就没人能让他走。

相反,首相想让他离开,除了天子下场,也没人能让他留下。

现在看来天子老老实实等着大婚,没有什么别的动作,那么就看首相的想法了。

弹劾御史大夫的风波逐渐蔓延。

在董成林的主持下,御史台这些年得罪了太多人,之前有董成林镇压群小,没人敢说什么,现在眼看着董成林要出事,一个个被御史得罪过的官员开始站出来弹劾那些露出把柄的御史。

御史们没有光挨打,胆敢挑衅御史,只要有一点点不干净,御史都会把他揪出来!

相比于普通官员束手束脚只能弹劾那些确有不法事的御史,御史台的御史们能够以“风闻某事,奏请调查”的名义对付那些有嫌疑的官员。

这期间,首相陈佑对此一言不发,倒是集贤相胡承约说了几句“好官难得,御史奏事当谨慎”之类的话。

敏感的人大概能猜到,首相可能希望更换御史大夫了。

三月初,兴国五年科举开始。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普通官员对御史台的怨念终于波及到大理、治安、肃政等法司。

御史大夫董成林终于坐不住,前往政事堂求见首相。

“陈中令欲乱国乎?”

进门之后,董成林直接抛出一句诛心之问。

陈佑安坐如故,双手交叉搭在桌面上,看着董成林,反问道:“董大夫何以有此问?”

正常臣子听到这个问题,不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大都要带着惊慌和委屈的反问以及解释。

像陈佑这样平静的,要么是真的忠臣,要么是有恃无恐。

董成林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陈佑。

他顿了顿,肃容道:“天下万民,在乎一心,中令且慎思之。”

紧接着,他长揖道:“窃国之基必不长远,背恩之徒亦不可久。某乃匹夫,未可容乱臣贼子祸乱朝纲!”

言毕,他不等陈佑开口,自顾自转身离去。

陈佑靠在椅背上,眉头微皱。

他不是第一次被董成林指着鼻子骂乱臣贼子了,但董成林从没像这次一般骂完就走不听解释。

仔细想了想,他拉动铃铛:“去把魏相公请来。”

……

或许是陈佑多虑了,董成林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动作。

骂完陈佑的第二天,董成林连上五道奏疏,把两府宰相和这段时间攻击法司的官员骂了个遍。

于是,在都堂议事中,定下董成林外放刺史的安排。


状态提示:第738章我与贼臣不两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