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石道>第二百四十三集 底座妙处

灵璧渔沟镇的第一部私人电话是许会长给装的,当时的渔沟镇条件非常艰苦,整个镇子只有镇政府与卫生院才有电话,为了加强与石友的交流,达到信息互通,许会长在渔沟“大桥饭店装上了第一部私人手摇电话,使用这样的电话必须先摇到灵璧,然后由灵璧的接线员再转接到上海。

而正是这部古老的电话,使李吉祥、张家富、晏武、冠军、马祥、老万、富有等一大批石友得到了来自上海的讯息,赶上了赏石发展的好时机,同时也成就了之后一个又一个的石界神话。

记得有一次,许会长在灵璧渔沟张家夫家中看到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这块象凤凰一样的奇石,翅足俱全,羽翼丰满,居高临下,特立独行,傲立于岩石上,神态、动态都非常到位。

而当时在渔沟,任何一块灵璧石一般只要花个300-500元就能买到品相相当不错、规格在60-70公分的标准石。

而这块石头由于主人真的喜欢,原本也不想卖,故开价就要5000元,对于当时的行情来说可称得上天价,尤其是许会长见到这块石头的时候,为此次采购准备的1-2万元钱已基本用完(90年代初1万元钱就意味着是万元户),于是许会长再三斟酌,跟合作伙伴高新村在电话中仔细研究,最后决定,这么好的石头一定不能错过,一定要随车将石头带回上海。

于是跟石主商量,石头这次一起发,款到上海付。

这在当时也是一个壮举,许会长到今天也没问过张家夫兄弟他是怎么想的,然而当时一块石头卖了5000元的消息瞬间点亮了渔沟石农的激情,从此渔沟藏石的热情空前高涨,而许会长也重新认识了灵璧石的价格。

而此石的传奇到此还只是一个开头。

为使此石能立起来,许会长通过广东路上海文物商店经理,找到了赵行的红木工艺厂,由那里的师傅,根据许会长讲的要求,将底座配了出来。

于是许会长把配好座的石头竖在长乐路新对面的“陶庐“艺术品商店的大堂里。

“陶庐“艺术品商店当时主要是卖古玩,但也时常卖些古石给台湾人和日本人,所以在收藏界也有些名气,因此常有境外的客户光顾。

这时有一个收藏古石的同行朱先生,到店里来,看中这块石头,最后他出价80000元人民币将之收购,并转手卖给了美国的收藏者罗森?布鲁姆,事后许会长知道这一转手,人民币就成了美金价,可见这之间的利润有多大。

当然,许会长也记得,在93年建造福寿园时,又着实为渔沟的大灵璧石走出山沟写下了重彩的一笔。

当时许会长把渔沟镇上3米以上的大灵璧石一口气挑中了十几块,带上堆成山的石头,浩浩荡荡几十辆车,着实让渔沟火了一把。

所以说现在福寿园中所能看到的庭院石作品,都是灵璧地表石的典型代表,而树立在这座著名陵园的石头,现已成为该园林的标志性构件。

每次回忆起这些,许会长都非常怀念这样帮助到他的石友。

另外许会长还记得十分清楚的是偶得“天鸡“的奇遇。

95、96年期间,许会长几乎每季一次到灵璧下渔沟,而当时的灵璧县菜市场也偶有卖石头的农民在摆地摊。

有一次许会长下乡回到县城,吃完早点走到菜市场的路囗遇到一个上海知青在摆摊卖石,他发现我们是同乡,就非常热情地再三邀请许会长去他家里选石,虽然当时许会长在渔沟选的石头已经满足了此行的目的,但盛情难却,许会长特地抽空去了他家。

到了之后,看到满架满地都是象形石。

当地人实诚,认为象形石比较容易出手,但能入眼许会长的比较少,出于礼貌,许会长象征性的买了几块。

就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许会长突然发现窗台上有一块非常有意思的形似鸡的象形石。

这一块特征显著的地表石,石皮石肤特别出挑,完整醇厚的皮壳包浆只要轻轻一抚,就有天然油性出来,而且动感、韵味十足,唯一的问题是以许会长当时对配座技艺的了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三集 底座妙处--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