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山狼>第一百一十一章 布防

九月十四日上午十点,韩家沟南方十五里处一出山谷内。

沙土公路上,赵世勋蹲在一个刚刚挖好的土坑边,小心的将一枚沉重的边区造地雷放入其中。将地雷放好后,赵世勋将一边的土石小心的填充到地雷附近。将地雷埋的就剩下一点时,赵世勋小心的将引线勾住地雷的发火装置,然后和压发板子连在一起。全部设置完毕后,再小心的用周围的细土将地雷掩盖。

赵世勋拿到这批地雷的时候,一度被这种做工极其粗糙的东西给吓了一跳。这种东西与其说是地雷,还不如说是一个铸铁疙瘩。这东西就是在满是气泡的铸铁球体里面装满劣质炸药,最后用一根粗制滥造的引信发火引爆。

团长告诉赵世勋,这种边区造地雷为了保证发火率,使用的是土造的发火引信非常敏感,因此由不得赵世勋在埋设时不小心谨慎。八路的武器供给之差,再次刷新了赵世勋的认知,同时也让他不由得对这些能坚持在敌后抗战的军人再次肃然起敬。

这次阻击战,团部考虑到七连以一个不满编连队的兵力阻击日军恒曲县方面的所有兵力,实力确实非常单薄。因此团长将特派员送来的三十枚地雷中的二十枚地雷全都给了赵世勋,怎么用团部不管,地雷就这么多,反正你得给我挡住增员的日伪军三个小时以上。

得到这批地雷后,赵世勋和周宇大柱子几人在查看地形后,决定将雷场分成三块。

按照团部的指示,二十枚地雷都要被安放在公路上,以彻底封死日军汽车和步兵前进的通道。但是在到了伏击地域后,赵世勋便觉得这种布雷方式基本没什么用。

伏击场地被选在一个绵延一公里的狭窄山谷内,公路从山谷穿行而过,确实是绝佳的伏击地域。

但是唯一的问题就是,山谷虽然狭窄,但两侧的山峰并不高,充其量也就是高过公路不到二百米,而且坡度也一般。

这种地方如果一般的伏击部队确实可以有效的阻止敌人的突破,但是七连不行!

原因没别的,就是七连人数太少,火力太弱。

留学日本的赵世勋很清楚日军的面对山谷伏击的战术。按照日军步兵操典,一旦部队遭遇伏击,日军并不会像伪军一样乱作一团。而是会立即在军官的指挥下,迅速抢占公路两侧的制高点。七连为了伏击日军,就不得不将公路两侧制高点都控制住。这样的结果虽然能让日军腹背受敌,但也分散了七连本就不强的火力。

常年和日军作战的赵世勋很熟悉日军的战术,日军在遭遇伏击后,会自觉的抢占路边的制高点,而不是傻傻的趴在地上等你打。因此如果七连不将两侧的制高点控制在手里,日本人一旦抢占了一侧,凭借优势火力必然能迅速将七连赶下山去,那样阻击三小时也就成了一场笑话。

但是就算七连分兵占据了两侧制高点,日军一旦发现公路被地雷封闭,绝不会傻傻的冒着你的子弹去排雷,而是会立刻用优势火力压制一侧,然后集中兵力迅速拿下另一侧,最后再借势拿下另一侧!

因此,查看完地形后,赵世勋便决定有限的地雷分成三分部。第一部分八颗全部都埋在公路上,两颗一组,沿着公路埋设四组。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都是六颗,全都埋在日军进攻制高点的必经之路上,用来迟滞日军的攻势。这样日军在搞不清地雷数量的情况下,绝对不敢贸然强攻,只能重新组织试探性的进攻。这样,七连就能将优势的鬼子拖住三个小时。如果不这样,赵世勋担心自己的部队甚至连一个小时都扛不住。

以前在国军的时候,赵世勋曾带着一个营四百多人伏击日军一个中队押运的后勤部队。结果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居然连日军一个中队两个波次的进攻都扛不住。狭小的山头阵地,让日军迫击炮掷弹筒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扬火力优势,给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以极大的杀伤。

埋设完全部地雷后,赵世勋疲惫的站起身子伸了一个懒腰。明媚的阳光下,开满不知什么名字野花的两侧的山脊被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布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