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西域兵魂之大赖也疯狂>第三百七十九章 义不理财

诗人北岛在《回答》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句话看似矛盾,且又让人感到有某种“政治不正确”的嫌疑,但你不能否认,这句话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是那样的深刻。

卑鄙者,可以依靠他们的卑鄙而度过所有人为的坎坷;但高尚者,却往往因他们的高尚而葬身于中途。

这就是现实,很多时候它就是这么讽刺,当你格守道德上的某些准则时,当你认为应当获得鲜花与掌声时,你最终却变得一事无成。

可突然有一天,你觉得什么仁义道德都是胡扯,然后变得无所顾忌时,你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不管你是否能接受《增广贤文》中,那种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的言语?但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上,这一切都在一直上演。

这一度让我很困惑....

在孙老板那件事儿之后,看出我心中纠结的吴迪,很郑重的对我说了一句话,很简短,只有区区十六个字: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他说的这些我以前也听过,这十六个字同样是出自《增广贤文》,大致意思是:

过于仁慈的人不能带兵;太重感情的人不能做成大事;义气过重的人没法管理财务;善心太重的人无法做官。

很多时候,我们真不得不佩服先人的睿智,像《增广贤文》这样仅仅是一本儒家给儿童启蒙的读物,却能将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缘由。

义不理财?这真的就是一个底层丝,迈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吗?

此时的我,又一次陷入了迷惘。因为我对于这种想要成功就要绝情断义的做法,在内心深处始终是抗拒的,但我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在内心的良知与对成功渴望的反复纠缠中,在吴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论调下,我内心良知最终慢慢的妥协了。

或许,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中,对成功无比渴望的我,始终无法独善其身。但我仍然可以安慰自己,对自己说在自己获得第一桶金后抽身而去,然后选择在自己逐步走向成功后,用自己的后半生去救赎。

在这一刻,我似乎明白了,我懂了那些出身寒微的知名企业家们,为何大多热衷于慈善。

或许他们在我如今的阶段,同样承受着良知与渴望的反复折磨;而如今,他们同样也在救赎。为自己曾经的选择而救赎。

或许此时的我,同样可以选择放弃,选择甘于平庸,选择碌碌无为。这样我的内心就不会遭受此时的挣扎与折磨。

但这个念头在脑海中却一闪而逝,因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平息内心对成功的渴望。

佛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可在如今的我看来,我们真正能放下的,实际上都是我们所曾拥有的。而我们不曾拥有的,又如何放得下呢?

在这种纠缠与折磨中,我逐渐麻木了。我麻木到按照吴迪的教导,亦步亦趋的随着他的脚步走向一条满是荆棘却又金光灿烂的道路。

在那之后短短的一年中,我以平均每个月拉六七个客户入坑,以平均每个客户为公司赚取30万以上的业绩,终于成为了这个行当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项目部的经理,以及全公司最年轻的常务副总经理。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乏如大浪淘沙般,为极个别确实潜力巨大的客户真正完成项目的融资。

尽管坑人与帮人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五,尽管其出发点都是公司的投资会获得巨大的汇报,但这或许是我对内心良知唯一的一点慰藉。

坐在经理办公室的宽大座椅上,看着初出茅庐时就无比向往的位置,抽着雪茄的我自嘲般的笑了。

一年的光景,从一个月薪五六千的小职员,做到年薪80万的公司高层干部,这就是我要的成功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人对于财富的渴望与贪婪,就好像吸毒一样,当你得到的越多时,你所想得到的同样也会更多。

如今挂着常务副总经理头衔的我,虽然


状态提示:第三百七十九章 义不理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