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西域兵魂之大赖也疯狂>第二百一十六章 列车偶遇

一月中旬,天寒地冻,上午8点左右,喀什--北京的铁路线上,有一列旅游专线列车,正缓缓驶近乌鲁木齐。

不知道为何,最近的空气明明很干燥,但外面却很诡异的大雾弥漫,从车窗里望出去,铁道左右两侧十步以外就什么也看不清楚。

我不知道这大雾是怎么出来的,真难为它们能在这么干燥的季节出现,为原本就充满离别味道的铁路,附上了一股淡淡的哀伤。

很多年以后,有人根说,这叫雾霾!这很讽刺,也很哀伤,全中国的哀伤。

这趟旅游专列的旅客中,有从中亚做生意归来的商人,他们坐在宽敞的高级包厢里,正红光满面的喝着葡萄酒,畅谈着天文数字的各种生意。

相对比那宽大且富丽堂皇的高级包厢,普通包厢还是比较简朴的,乘客也以忙于营生的微末小民居多。我想,如果不是春运,他们肯定不会搭乘这种缓慢且昂贵的旅游专列。

经过一夜的旅程,大家照例都很疲倦,眼皮沉得抬不起来,遍体寒冷,苍白的面容微泛枯黄,跟雾的颜色有些彷佛。

我摇了摇有些混沌的脑袋,努力将自己变得清醒一下,因为我听到了列车的报站:

旅客同志们请注意,前方到站是乌鲁木齐.......

我推了推身旁睡得死猪一般的三个人,叫他们起来,一起准备下车。

这次代表我们团来参加比武的,共四个人!分别是:

我本人、二营的王猛、三营的胡大海,以及作训股的一名于姓的少尉参谋。

说是四个人,其实真正来参赛的只有我跟二、三营的两个战友,于参谋只是领队,并不直接参加比武。

于参谋这人挺有意思,操着一口浓重的天津口音,说话也特别的逗,就跟说相声似的,而且这家伙还很爱玩闹,不到俩小时,就跟我们打成了一片。

但他这人有一个毛病,就是他总是搞不清楚东西南北,明明是带队,却总要带我们走错路。用现在的话说,这小子就是个十足的路痴。

而我们之所以出现在这趟旅游专线上,也正是拜于参谋的路痴所赐。就在昨天下午,明明师里面派了车辆在高速路口接我们,可这小子领着我们三个东转西转也没找到那个高速路口。

等了一个小时还不见我们踪影,师里面带队的副参谋长急了:开车走,不等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首府,去不了就算弃权!一帮什么玩意@#¥#¥……¥……省略五百字

就这样,我们在于大参谋的带领下,坐上了这趟慢的像牛车一样的旅游专线,而原本5个小时的旅程,这豪华专线却开了11个小时。

坐车上的时候,于参谋还试图安慰我们三个,说这火车怎么怎么好,旅游专线外面的风景多么多么的美云云。

我叹着气没吱声,王猛和胡大海俩人用手指猛戳窗外那黑漆漆的夜色,也没有吱声,最后包厢里只剩下于参谋那尴尬的傻笑。

坐火车到了半夜,睡不着且饥肠辘辘的我,想去服务台买一包泡面来充饥,结果一问居然没有,说这是旅游专列,想吃饭就去餐厅吃。

可我到了餐厅之后心却凉了,不是因为饭菜不好,相反,饭菜做的绝对一流,只是太尼玛贵了,一份梅菜扣肉饭要55块钱,一瓶矿泉水都有5元!

看着食物流口水的我,最后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里那点散碎银两,也只能作罢。

回去的路上,在经过一节车厢时,里面的情景让我眼珠子差点没掉在地上。

我靠,刚才可能是光想着吃了,路过的时候我都没注意,这里居然还有练歌房!

你没看错,是火车上的练歌房,这或许是这种旅游专线的特色吧。但更让我吃惊的是,这里不但有练歌房,还有一个中年爷们搂着个浓妆艳抹到看不出年纪的女人一块嗨。

那中年爷们我认识,是许久未见的罗阳。可我怎么也想不到会在这里看见他。

就如我看到他一样,上下其手忙得不亦乐乎的罗阳,此时也看到了我。他还忙里偷闲的冲我挤了挤眼睛,漏出来一幅狡黠的微笑。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六章 列车偶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