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楚臣>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
意跑过来。

“你也真是的,刚回来就搞得大家不得安生,也不能歇停几天再说这事。”王珺将幼子小心的抱过来,嗔怨道。

“早定下来也好,省得有人拿这事做文章,”韩谦说道,“现在河淮鸡飞狗跳,而江淮树欲静却风不止,真是一团乱麻……”

看王珺与韩谦说话的语调正常,韩道昌、郭荣也就不急着说什么,毕竟这种事最怕是内宅不和、搞得鸡飞狗跳。

棠邑此时说是藩国,也不过分,想想前朝末年迄今,诸多强豪有多少人在立嫡之上栽了大跟头?

韩谦的决定太过突然,韩道昌、郭荣一时间也看不透利弊,自然是先闭住嘴最要紧。

温暮桥更是清楚惜字如金的道理,坐在那里都跟快要睡着了似的。

这时候侍卫走进来,递过来一封信报,韩谦接过看过半晌,才跟郭荣说道:“徐明珍

要调徐晋进太康了——你替我拟令,着孔熙荣率先遣营北上进驻陈州宛丘残城……”

太康属于陈州,一度还划入梁国京兆府辖管,位于陈汴驿道的东侧。

梁帝朱裕初归河淮,改封徐明珍为陈州节度使,原本是指望他率寿州军据陈州,往北进攻汴京以西的武陟等地,然而据武陟北窥怀州、孟津等地,助河淮梁军的主力切断河洛叛军与东线敌军的联络。

徐明珍却拖延着不往太康、拓城等地分兵,而是据谯颍两州,分兵收复、控制涡水两岸的亳州、宋州等地。

徐明珍不想去挡蒙兀人的兵锋,很容易理解,随着颍河中下游大片地域沦为洪泛区,徐明珍不得以放弃颍州,其兵马重心更是往东侧转移;在地域上先跟控制徐泗的司马氏以及控制魏博及齐等地的叛军更为接近。

这时候突然有意调兵马往西进入太康城,用意怎么都不会是纯洁。

而棠邑这边通过内线,也早就确认进入四月之后,多次有神秘客人进入徐明珍临时驻辕的蒙城;何不要说天下恐怕没有谁能比温暮桥、温博父子更了解徐明珍的心思。

不管怎么看,徐明珍举叛旗附敌,是随时都会发生的事情;当然,徐明珍也可能是对棠邑心存最后的忌惮,到这时候还没有公然叛变吧?

针对徐明珍的举动,棠邑这边也早就有预案,就是孔熙荣率先遣营北上,助梁军控制宛丘及宛丘以东的军武等寨,尽可能庇护陈汴驿道南侧的安全。

有预案,孔熙荣等人在霍邱得知寿州军异动的消息,便会直接采取行动,韩谦这边拟令只是作进一步的确认。

不过,后续是不是要增派更大规模的援兵,韩谦这时候犹是不能下决心。

慈寿宫这段时间的活动太频繁了,姚惜水、周元前几天不仅亲自赶去楚州,还两次派人去了荆州见张蟓,这令韩谦不得不考虑,一旦棠邑在陈州投入太多的兵马,战事又极可能会陷入胶着、陷入对棠邑不利的纠缠,李知诰按捺不住谋蜀的野心,棠邑要怎么应对?

梁帝朱裕说过希望棠邑能在三年内解决大楚内部的问题,但事实上都还没有过去一年内,蒙兀人便叫梁师雄掘开禹河大堤,叫河淮一片糜烂。

而这么短的时间里,王邕在蜀国新主的位子上还没有坐热乎呢。

李知诰真要按捺不住野心,与赵孟吉、王孝先联手,甚至张蟓也有可能会率部溯江而上,从巫山长峡杀入夔、渝等地,王邕能应付得过来?

郭荣找来霍肖,同时拟好三封令函,交给韩谦签印。

三封令函,有两封会用飞鸽传书送往寿春——飞鸽传书北线仅有寿春、临淮、潢川三地建有鸽巢——再经寿春送往霍邱;一封由信使骑快马走驿道北上。

“现在朝中如何议论这些事?”看着霍肖将签押好的令函拿下去处置,韩谦问韩道昌。

“棠邑会援河淮,朝中诸人都应该已有预料,但对禹河夺淮之事,大多数人,像寿王、张潮、张瀚、杜崇韬、周炳武等人都认为这事对江淮有利。禹河夺淮,颍水河道积淤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洪泛区也会不断的往两翼扩大,这不仅限制蒙兀人的骑兵部队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子--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