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络游戏>三国之西州制霸>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赈

田丰的民屯策,卢植的军屯策,其还是卢植的军屯策更为高明。/0/10/ 卢植是东汉末年少有的武兼备的大才,他不仅执政经验丰富,也是一位大儒,更是一员名将。可谓是一个全才。赵匡胤在把柴宗训赶走,建立宋朝以后,宋朝的祠庙把卢植的牌位放在孔子牌位的旁边。孔子作为至圣先师,卢植能和他平起平坐,可见他有多厉害。在原有历史轨迹的卢植,因为被汉灵帝用囚车运回洛阳,所以对东汉朝廷失去了信心,最后隐居于家乡的军都山,郁郁而终,他的才能也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

但刘范的横空出世,让他看到了东汉王朝的希望。他在刘范身,看到了东汉王朝的未来。和他有同样的看法的,还有刘虞、黄琬和蔡邕。所以,一被接到凉州来,卢植迫不及待地把他酝酿已久的良策献出。这军屯策,是卢植梦寐以求实现的。但朝廷没有实现军屯策的任何条件,所以刘范得以利用。

军屯策对民屯策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相较于军屯策,民屯策的剥削性更大。民屯者需要和国家以四六的例瓜分收成,只能自留四成;而军屯者虽然需要全数交,并且在战时冲锋陷阵,但军屯者的家庭却只需要和国家以三七的例瓜分收成。所以,参与军屯远远要参与民屯获利更大。如果不参与屯田,百姓又不能获得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所以,不论是凉州百姓,还是流民,都会倾向于选择军屯。

只要有大量百姓参与军屯,刘范能彻底解决兵源和军粮问题。因为兵农合一,不仅军事力量大幅升,而且由于军屯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小,综合实力也会大幅提升。更利在千秋的是,刘范可以借助军屯策的推行,唤醒汉人的尚武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所以华夏人十分尚武。到了汉代,自从汉武帝以来,“汉兵一人顶胡兵五六人”也成为定式。但东汉后,社会稳定下来后,人心开始涣散,由于生活富足,战争太少,汉人的尚武精神逐渐消退。借助军屯策,大部分的人都必须参与军事操练,还有可能战场。这样,尚武精神可以卷土重来。在以后的历史里,算汉人国力虚耗,游牧民族也不敢轻易冒犯。

而且,军屯策还可以巩固屯田军的战心。由于屯田军的家人,都享受着军屯策的利好。一旦屯田军投降和临阵脱逃,他们的家人的生活会一落千丈。为了家人,屯田军只能硬着头皮往冲,不会退后半步。这样一来,算屯田军的战斗力不如职业军人强,但其战斗意志也会不亚于职业军人。

为了契合军屯策,刘范规定现在的西凉军二十四万人为职业军人,不用参与屯田。但他们家庭的待遇屯田军的家庭要高,如果他们的家庭参与屯田,他们需要和国家以八二的例瓜分收成,只需要交两成。但西凉军仍然可以领取饷钱。简而言之,西凉军的待遇还是不变,但其家庭的待遇军屯者的家庭的待遇高一些。

但是刘范的野心并不止于此。刘范深知,现在的西域是一片荒芜。虽然现在的西域生态环境起后世好得多,沙漠化没有后世那么疯狂,还有很多可以开垦出来的土地。但是西域长久以来一直都被当做放牧的草地,直到解放后,新国在新疆建立了兵团制度,着手在新疆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农业开发,新疆才从牧区开始转变为农业区。

现在的西域虽然是得天独厚的牧区,天山和伊犁河流域极其有利于放牧牛马,但仍然没有被大规模的开发过,可谓是一片chù_nǚ地。要想让流民在西域扎根,要对西域进行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垦。要想开垦如此广阔的西域,必然需要动员起流民,让他们去开垦西域。这又需要一整套高效的动员机制。

而刘范现有的动员机制,除了募役法外,什么都不剩了。募役法为宋朝丞相王安石所创,其精髓旨在于农忙时节,让本该参与徭役的百姓出一笔钱免除徭役,抽出手去收获粮食。但是流民穷得连吃的都没有,哪里能达到募役法的要求?

这让刘范困扰不已。田丰、卢植、贾诩三名国士,以及其他的臣属们


状态提示: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