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五百六十章 中隐于市 一
孤立的信息点点滴滴综合汇合在一起,就会较为清晰描绘出整个事件的轮廓。然而这个轮廓所预示的前景却不是局外人所预期的光明未来。

废话了半天,你到底有什么坏消息呀?

不说?不说是吧……

局外人拿着棒棒钢钎扁担麻绳凶神恶煞盯着局内人的大腿小腿中腿逼问道。

这个……

这个……

局内人犹豫许久,最后还是把牙一咬道:

打死我也不……

好汉饶命!我招!我全招!

……

原来,人称“贺聋子”的江夏人贺逢圣在被迫入阁后不久便再三上表致仕。

皇帝看出贺逢圣确无恋栈的心思,也确无拯救危局的能力,便顺势下坡,准他回乡。

前些日子贺逢圣回到了武昌,官员故旧学生一大堆为他接风。谈起当今朝局艰难,贺逢圣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一时惊骇众人,成为湖广时下最大的政治新闻。

取贺逢圣而代之的人是礼大学士吴甡(shen)(注一)。

吴甡乃南直兴化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当过知县,做过御史,曾为河南、陕西巡按,崇祯七年升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一年和崇祯十三年两次进京,出任兵部左侍郎。他是老资格的东林党人,宦海沉浮两起两落,被开除过官籍,被罢官过乡里。

因为吴甡是从河南、陕西、山西等匪患严重的地方上成长起来的干部,政绩官声良好,又是官场中著名的杏林圣手,“想必”一定廉洁。故其上任之初,皇帝对他寄托了很大的希望。

上任伊始,吴甡便接了一个棘手的任务:督促丁启睿、杨文岳率军援汴,解开封之围。

督促援军,听来便是一封内阁行文的简单之事,但事实上远非如此。

军队要打仗,第一件事便是粮饷,而朝廷缺的正是粮饷。

若是朝廷拿不出粮饷,那些丘八便找到了不打仗的理由,堂而皇之把皇帝的圣旨内阁的行文束之高阁。

好在这次皇帝救援开封城,那是一心一意的,就算是当了龙袍卖了金銮殿也要干。所以吴甡领了这倒霉的差事,便只好揣着圣旨四处求神拜佛,终于为丘八们筹集了五十万两银子(注二)。

银子砸下去。五月一日,开封军民望眼欲穿的丁、杨援军终于出动了。

局内人讲到这儿,恐怕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

五十万两银子,朝廷拨了下去,便从此石沉大海,销声匿迹!

四路援汴大军,有两路都以湖广为后方基地。左良玉的后方在襄阳府,方国安的后方在德安府(今安陆)。可无论是襄阳府还是德安府,都不可能独立支撑起出征大军的粮饷供应,最后定会依靠汉口的大商家从湖广、江西的市面上购买。

按照过去的常例,购买粮草军器的单子会提前发往汉口八大行会(注三),然后由行会的大佬召集各家商号商议,定下个分润的章程,然后各家分头准备。

八大行会的大佬曾估计,这五十万两银子就算被各级文武官员们贪去一半,再减去其他地方拿走的好处,落到汉口商家的订单好歹不会少于十五万!

毕竟,粮食这饱肚子的东西,不是有了银子便可以随处买到的。放眼整个长江以北,除了汉口,再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

然而汉口镇的商家们却失算了。

这次援汴,十几万楚军走得无声无息,一点没有血拼的意思。而且前去襄阳德安打听的消息的伙计们大都回来了,说是那边同样没有收到订单!

难道订单会下到树皮青草都啃得精光的河南?

绝不可能!

汉口镇的商家们第一时间猜到了唯一的可能:

那就是左良玉和方国安根本没有为援汴大战长期储备军资的意思!

军无粮则自散。

这个简单的道理,做丘八生意的商家们懂,难道上阵搏命的丘八不懂?

丘八们饿着肚皮裸奔上阵,这不是拼死往前攻,这是随时要往回跑!

好呀!

局内人讲到这里,周围响起了一片欢呼。

凭什么让我们


状态提示:第五百六十章 中隐于市 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