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玄幻奇幻>崇祯十三年>第一百五十一章 抗瘟三宝(二)
本世子不得不事先给各位说清楚”

内江王朱至沂聚精会神盯着朱平槿,生怕自己落下一句要紧的话。

产量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一日三千,若蜀王府拿走三分之一,其余十家郡王府平分,每家也能落上二百五。一块肥皂二两银子卖出去,扣除八钱的成本,这就是三百两银子的毛利啊。一日三百,那一年便是十万两若能产得更多,销得更远,价格更高,比如销到川内几条大江的沿线,甚至远到湖广、江西、南直隶,甚至北直隶,那收益可就海去了

内江王不是一个贪财的人,赚银子不是他的人生追求。只是他祖上受封很早,一直可以追溯到正统十一年,因此宗支繁多,花销太大。依照大明宗蕃制度,理论上人口越多越划算,因为朝廷禄米是按爵位和人头计发的。可从万历开始,朝廷就不断短缺藩王的禄米,而且还用废纸宝钞折抵,像蜀地这些远支富庶的藩王,更是克扣的重点。因此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人越多越困难。比如去年的禄米,内江王一支连三成都没有拿到,个别无爵的远支宗室因为不能经商,又不能出仕,已经沦为了贫困户。挣点外快,对维持他这一支的体面甚至温饱很重要。

听到朱平槿要把销售和价格事前说清楚,内江王不由心中一紧,难道世子要独吞肥皂之利

朱平槿假装没看见下面复杂的表情,侃侃而谈。

“第一,这肥皂生产出来,头五万块要全部归本世子本世子要将这五万块肥皂交予廖大人、刘大人,成本价销售给全城百姓还望官府晓谕全城百姓,一家一户限买一块,不得囤积居奇,不得炒买炒卖,不得侵吞私占违令者,严惩不贷”

没等廖大亨和刘之勃表态,朱平槿马不停歇,接着说了第二条

“第二,这肥皂生产出来之后,两成归蜀王府,成本价特供王庄王店所有人员使用。至于剩下的八成,都交由各家郡王府对外销售。有愿意参与销售的各位王爷,请明日派人向肥皂局大管事李四贤申请。”

“八成”

郡王们顿时眼睛一红。八成,就意味着他们有足够的市场定价权,在疫区便是想卖多高卖多高郡王们眼色一对,立即心领神会必须统一销售,防止各家恶性杀价,确保最大的利润

“特供”

下面的官员也眼红了。妈的,王府家的狗腿子也能享受特供,老子还得高价购买。给京师的那个龙子龙孙打工,还不如给眼前的这个龙子龙孙打工来得实惠

下面的人闹哄哄的,廖大亨吼了两声也没人理他。看来,巡抚的官再大,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权威也是有限得很。

朱平槿继续道“第三是价格”

“以后每块出产的肥皂,肥皂局一律只收成本八钱银子,人工另算诸位王爷先期的投入,自然会折扣在成本里面。本世子不与你们争利你们如何销售如何分利,本世子一概不插手本世子知道诸位王爷的苦楚,如今哪家郡王府后面没有一大家人要养活哪一家郡王府后面没有朝廷长年拖欠的禄米哪一家郡王府后面没有唧唧咕咕的怨言但是

我们是与国休戚的宗亲,更应该体谅皇上的难处关外有鞑子,中原有流贼,若是朝廷有粮,他能不发给我们吗他能见着我们饿饭还不给我们一条活路吗

太祖有歌云父母双飞紧相随,雏知反哺天性真。吾思昔日微庶民,苦哉憔悴堂上亲太祖亲亲之谊,笃矣

当今皇帝,出身亲藩,极重亲情,比如福王一宗罹难,福世子避难怀庆,皇上立即遣使慰问,嘘寒问暖。故而,我蜀藩宗亲更应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要事事都向朝廷伸手”

太祖朱元璋治官极严,动辄对贪污犯剥皮实草,可对他的儿子们那确实是好的不得了。刚开始时亲王的俸禄是五万石,就藩时除了大造宫殿,还有大量庄田器物人口赐下。即便后来亲王的俸禄降到一万石,照常富贵非常。

藩王的苦日子是从建文皇帝朱允炆开始的。仅仅一年多时间,周王、齐王、代王、岷王被废为庶人,宁王被削护卫。湘王更是自焚身死,震动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一章 抗瘟三宝(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