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北洋新军阀>第一百六十七章.辽人归辽
长袍已经满是补丁,不过明显浆洗的很干净,头发也是梳理的整整齐齐,人得意之时,保证仪表整洁是很容易一件事,可是落魄之时还能保证不邋遢就难能可贵了,对待生活如此,对待工作这样人也会无比的认真。

不过这个书生也为这种态度付出了代价,这些人中,他是最瘦的一个,颧骨高高隆起,一双眼睛亦是瘦得格外的大,都有点像外星人了,可就算这样,他依旧是声如洪钟,底气十足。

很是标准的拱手做拳,这个书生恭敬的带头鞠躬拜下。

“抚顺生员范文举,拜见将爷!”

“拜见将爷!”

“都起来吧!”

从马上翻身下来,毛珏是虚扶了一下,旋即也是抱了抱拳头。

“辽人落居赈济之事进行的如此顺利,多亏了诸位之功,本将还要感谢诸位啊!”

“将爷言重了!吾等漂浮无根之人,得蒙将爷怜悯,已经是感谢上苍了,区区小劳分内之事,岂敢称功?”

虽然施恩不图报是种美得可这范文举等人如此的感激,还是让毛珏很舒服,点了点头后,对着身后的亲兵一挥手那些个家伙应声把一些箱子开始往这儿抬,在那些辽人惊奇的目光中掀开,一箱箱包裹在稻草中沉甸甸的火铳挂着用硝酸防锈后漆黑一层的刺刀映入这些人眼帘。

拉着范文举几个衣袖,毛珏扯着他们到了一边,从随身携带的小箱子里拿出了十几本书,随手翻开一本,里面耀眼的金光立马让这几个当头的都是呼吸为之一紧。

每一页,夹着都是一张金叶子!

武侠小说中的金叶子,在古代其实是的确存在的,只不过不是什么叶子形状,而是被捶打的极其薄的金箔,黄金价值是银的十倍,在这个交通不便还没有银行的时代,行走南北的商户为了携带方便,往往打造这样的金箔夹在书中,一方面携带方便,一但遭遇盗匪也容易瞒过去。

在倭国可是弄到了不少黄金,毛珏这也是有学有样。

“将爷,您这是何意?”

仅仅愕然了片刻,这书生范文举是仿佛怕烫手那样赶紧推开了那书,赶忙摆着手。

“承蒙将爷赈济一"kou"命之食,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小生等是万万不敢接受这些的!”

“不是给你们的!”

毛珏是笑呵呵的合上了书。

“明个孙元化孙大人就能回登州城了,批复了关文,本将也得继续下江南,去祭祖成婚,不能在这儿跟着你们赈济募兵了,这些两千两金子是给你们的路费,本将需要你们自己雇船,把愿意为本将当兵的辽东乡亲们运到铁义。”

“山东庞大,还有不少流落鲁地的辽人,把他们招募过来,也需要盘缠,并且如今世道混乱,歹人横行,这点钱我还怕不够呢!”

“将爷,就,就不怕我们卷了将爷的银钱跑了?”

还是不敢接,范文举还是在那儿摆着双手,看的毛珏却是笑着把书本硬塞到了他怀里。

“咱们都是辽人!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本将,相信你们!”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淳朴的,士农工商,都秉承着一个信字,就算是商人在竞争上耍花招,可绝大部分也不会以次充好,更别说这些读圣贤书的士人了。

当然,这里说的是底层士人,那些结党营私,自私自利的地方大族,还有那些浸淫官场多年,已经被各种潜规则污染了的老油条除外。正如孟子所言,人性本善,许多官员进入官场时候还是想做一个好官的,奈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环境使然,二百多年下来,这个大明朝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士为知己者死!毛珏如此信任,激动的范文举几个声音都有点发颤了,手头举着那本书,好一会,这个干瘦的书生方才重重的一鞠躬。

“将爷放心,学生粉身碎骨!定不负将爷重托!”

…………

还真是比笨重的大明朝迅捷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办事效率,当天,毛珏给的两千支火铳,五十几门虎蹲炮已经发放下去了,和那些逃避兵役畏惧如虎的其他地方人不同,一听到为毛珏当兵,上万


状态提示:第一百六十七章.辽人归辽--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