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六卷 第十三章 功过全凭一张嘴
杨鹤的命运,有的人甚至还在暗自庆幸,皇上这火总算是发出去了,再也不会烧到自己身上来了!

张斌原本对杨鹤这个人并不是很在意,因为杨鹤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杨鹤也不是那种历史上特有名特有能力那种人,他也没想过要拉拢,所以,他一直把杨鹤当做是一个不相干的人,没怎么关注过。

但是,这次,温体仁竟然纠结党羽弹劾杨鹤,这事他就不能不关注一下了,因为温体仁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家伙做的事,自己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任其祸国殃民了。

他为什么要弹劾杨鹤呢?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并不难,下了早朝,他立马命人去联络骆养性和戚盘宗,让他们想办法弄份杨鹤的履历过来,如果杨鹤的履历没有问题,那很有可能温体仁就是为了夺他三边总督的位子。

因为这会儿农民军主力已经被自己打的大败亏虚,逃到河南去了,陕西基本上没什么事了,如果能整个自己人上去在三边总督的位置上混一混,然后吹嘘一番,就勉强可以提上高位了。

这种操作手法也是阉党的惯用套路,像闵洪学和闵梦得就是这么提拔起来的。

锦衣卫要找份官员的履历自然是简单以极,张斌才回到崇兴寺的小院,赵如就已经拿着一叠稿纸在书房门口等着了。

他接过稿纸,进到书房,往书桌前一坐,便翻开稿纸仔细看起来。

杨鹤,字修龄,湖广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初受都察院巡按御史,崇祯元年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迁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这个履历很平常,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崇祯元年才升职,也就是说他干了二十多年巡按御史,这家伙估计是得罪阉党了又或者不愿给阉党当枪使,不然不会原地踏步二十多年,要知道,他可是巡按御史,只要昧着良心随便给阉党弹劾几个人,升职什么的那简直就跟喝稀饭一样。

果然,后面他任巡按御史期间的履历就证明了张斌的猜测,这家伙,萨尔浒一战之后拼命弹劾杨镐,使得杨镐被打入天牢,判死罪,然后,整个天启一朝,他都在外面到处巡按,压根就不怎么回京城,摆明了就是不想给阉党当枪使,所以,才原地踏步,一动不动。

这家伙也算比较有脑子了,不愿跟阉党同流合污就跑外面到处巡按,这样,起码自己的小命保住了,位子也保住了,不像那些刚正不阿的朝臣,一个劲的弹劾魏忠贤,被魏忠贤杀了一拨又一拨,结果毫无用处,全部白死了!

看样子,这家伙履历没什么问题,应该是温体仁想乘机夺他三边总督的位子。

为了夺人位子把人害死这种事阉党也不是干不出来,像天启朝那次有名的安奢之乱,阉党为了夺五省总督的位置,不惜抽走两翼兵马,让蔡复一大败于贼寇之手,以此来将其罢官削籍,杨鹤这个,只是在朝堂污蔑弹劾一番已经算是比较温和的手段了。

那么,阉党会派谁去接任杨鹤的位子呢?

这点也不难,张斌立马找来赵如,命他偷偷去找骆养性,让骆养性告知曹化淳,注意一下推举三边总督的奏折。

张斌估计,杨鹤既然已经被拿下治罪了,温体仁应该很快会让手下党羽推举自己人去接任他三边总督的位子,这总督是皇上亲自任命的,并不需要经过廷推,一般都是皇帝让下面亲信大臣推举,也就是说,总督的推举,最多在确定人选之后询问一下朝臣的意见,推举过程中并不需要大部分朝臣参与。

这温体仁到底想推举谁上位必须通过曹化淳才能得知结果,一时半会消息还传不过来,等待总是让人百无聊赖,张斌倍觉无聊,干脆又拿起杨鹤的履历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猛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这人就是萨尔浒大战中的明军主将杨镐!

因为萨尔浒大战发生在万历朝,所以,他没有往阉党这方面想,但是,现在仔细一想杨镐的背景,他发现,自己貌似是想错了。

浙党可不就是阉党的一部


状态提示:第六卷 第十三章 功过全凭一张嘴--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