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带你们回大明(下)
有什么所有辽东商户卖的东西都必须在包装上注明店铺名称和地址,如果出了事,整个店铺人全部处死!

总之就是一个字,杀,不服就杀,杀到你服为止。

结果,辽东平民数量是越来越少,搞得后金不得不到处抢人,当然,最后他们还是把老百姓给杀怕了,不敢再反抗他们了。

不过,这会儿还没有,辽东平民还是想逃,想逃回大明去。

谁愿意过这种没有任何自由,没有任何希望,没有任何前途,光剩下做牛做马,还要时刻小心小命的日子!

钱亮将这诸申家里仔细搜索了一遍,确定没人了之后,便回去让小顺和他表哥通知其他平民收拾东西,回大明!

整个村子顿时如同活过来了一般,人声鼎沸,听说毛帅派人来救他们回大明,没有一个人反对的,大家纷纷兴高采烈的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

其实他们也没什么好收拾的,家私基本没有,家禽更加没有,粮食一个人四斗,一家人也就那么一袋子。

倒是这诸申家里就不得了了,牛羊都是上十头,马更是有二十多匹,粮食甚至比所有老百姓家里加起来还多,钱亮勉强将粮食给大家一分,又在马匹后面绑上门板床板什么的,再将马车牛车一分配,就这么带着一百多老百姓出发了。

一路哆哆嗦嗦走了一个多时辰,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北海渔港,这时候渔港也不再冷冷清清,留守的一百东江军将士已经帮特战队员门将营帐搭好,有的小队已经完成今天的任务回来了,有的小队也刚好将老百姓接过来,正在帮助他们登船,再加上巡逻站岗的东江军将士在各处燃起的篝火,整个渔港简直热闹非凡。

天气是冷,但人们心里却是火热的,苦熬了七八年,大明终于想起他们了,终于来接他们回去了,所有老百姓无不喜气洋洋。

钱亮将接来的老百姓送上船,这一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二十个小队,一百多个村庄,一开始每天每个小队可以接一趟,到后面,两天才能打个来回,最远的,甚至需要三天,搞得他们都要带帐篷出发了。

还好,各处村落都能从诸申那里搜来一些牛车和马车,他们后面渐渐都变成了赶着车接人,倒没有一开始辛苦了。

话说他们这么明目张胆的抢人,盖州卫的守军和各处牛录甲喇就不会发现吗?

当然会发现,一开始发现的就是各处牛录驻地,天气虽冷他们还是要定时派人去治下各个村庄巡查,不然那里的诸申都被人杀了,平民也跑光了他们岂不是不知道。

这个巡查时间一般在三到五天左右,所以,曹文诏开始行动之后第三天,就有牛录发现不对劲了,因为他们派出去巡查的人竟然没有回来!

一个牛录的驻地也就那么大,巡查一圈最多也就半天左右的时间,一天时间还没回来,肯定是出事了。

这个时候,要是皇太极没有抽调所有旗兵去偷袭大明京城,各牛录就会上报消息,并自行组织百人以上的队伍去查看,可惜,这会儿,他们驻地里面留下的诸申都没有一百,怎么前去查看,要知道随便几个村子的暴民联合起来,去几十个人都没用!

这个时候,他们就只能上报了。

上报的话,还是要出门,他们一出门,埋伏在他们驻地外面的东江军将士自然不会客气,那是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来十个杀五队!

搞的各牛录驻地的诸申越来越少,要是天气好点,东江军将士肯定会冲上去将他们老巢都端了。

当然,这样做也不能完全把人堵死,因为东江军人数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牛录和甲喇驻地团团围住,他们最多也就是将各牛录和甲喇驻地对外的通道堵死。

各处的牛录和甲喇也不是傻子,他们尝试过一两次没有音信就会想到,路被人堵死了。

路被人堵死了,那就不要走路嘛,直接翻山又或是过河跑出去报信不就行了。

他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报信的人的确也跑出来不少,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去盖州卫的路,或者说从盖州


状态提示:第四卷 第三十二章 带你们回大明(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