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都市现代>重生之再造未来>第二四六节 科学家
决了问题。

一个胶带,十五分钟时间,解决了困扰人类二十五年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在现代科学界竟然还会发生,科学竟然还是可以靠着最简单的才智来解决,也只能说科学真是有着让人沉迷的魅力。

靠着极小的投入,却有着极为了不起的发现,这正是石墨烯的特点。对于杜立鼎来说,不得不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想要在材料学方面做出来一些事情,引起国家的重视,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合适?

正如杜立鼎所说的,这是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课题,而且还是一个很容易就可以拿到诺贝尔奖的课题,这个东西如果被中国人制造出来,绝对是会让国家很有面子的。而且它还可能会让中国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的时间大大提前。

归根到底,诺贝尔奖是一个应用科学的奖项,它的颁发一向都是比较青睐于那些应用性比较强的科研成果——正是因为如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鼎鼎大名也拿不到诺贝尔奖,可是光电效应就可以拿到。一种科研成果如果能够立即产生轰动效应,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性就也会更大一些。比起来那些动不动就要拖延十几年,二十年才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科研课题,石墨烯只要出现了,那引起的就是十足十的轰动效应,拿奖自然也会非常快。

在杜立鼎记忆之中,短短七年时间,安德烈·海姆就拿到了诺贝尔奖。而且考虑到09年搞出来石墨烯的化学制备法,10年石墨烯就拿到了奖项,杜立鼎估计,要是自己早几年把化学制备法抛出去,也许它拿到诺贝尔奖还会更快一些:这样划时代的发明,根本用不着等待20年。

而杜立鼎很喜欢它的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这个东西制备也好,后期的验证也好,都很适合中国现在的条件。

石墨烯的制备条件比较简单,就算是条件简陋一些也无所谓——毕竟只要有胶带就万事大吉。可是制取出来之后,验证它的各种物理特性是不可能一个人随随便便就完成的,验证这些用到的设备依然还是需要大量的仪器,反复的实验,这些仪器的投入也得200万美元左右——但是好在,这些仪器并不是什么特别少见的东西,燕大就有这些设备。

再怎么说,燕大也是全国顶级的大学,倒也不至于太过寒酸。虽然中国的科研条件不行,但是水木和燕大终究是top2的级别,很多该有的实验室还是都有的,科研条件不是别的学校可以比拟的。石墨烯研究出来之后,想要在燕大做实验也很简单:这些实验必不可少,不然的话也就真的成民科了。

这件事情,只要燕大的一些协助就可以完成。而这对于杜立鼎来说太容易了。他现在还是燕大的学生,想要在学校做实验本来也不为过。而且他还给了燕大大量的捐款,和燕大关系很好,这更是使得一切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而且这个课题说不定会让燕大产生诺贝尔奖得主,这更是进一步拉近关系的好机会。

而石墨烯的制备,也还有着第三个好处,就是杜立鼎把它拿出来的时候,也不必担心暴露自己——杜立鼎很想要搞出来点大动静,可是自己有金手指的事情,他不想暴露——而石墨烯的制备,正好可以满足这两点。

机械法制备石墨烯,说白了就是拿胶带粘——整个制备过程并没有太多的难点,就是一个思维上的转变。像是用胶带粘石墨这种事情,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杜立鼎硬说自己是灵光一现,突然想到的,也没有人能够怀疑,这是一个讨巧的事情,抄袭起来最方便。

至于后面的验证虽然麻烦一点,但是那可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燕大的器材就完全够用,燕大的师生也可以完成接下来的研究——这个实验和论文,在燕大就可以完成,这是最好的情况。

成本低,效果大,而且还拿奖快,杜立鼎不选择石墨烯绝对有问题——虽然对他来说,其实碳纤维什么的也不是不能制造,而且也能够引起国家更多的关注,但是相比之下,石墨烯还是太合适了。

更别提这件事情做完之后,也有其


状态提示:第二四六节 科学家--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