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五卷 六五之卷——汴梁烟华 第33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
郭皇后。

那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圣二年,在章献太后的主导下,仁宗娶了郭氏为后。

但在章献太后上仙后,郭皇后当年便被废为净妃,出家入道,赐号玉京冲妙仙师,再过了一年,郭皇后就猝死在长宁宫中。死后才被念旧的仁宗追复皇后之位,但没有赠谥,也没有祔庙。

自然,郭家也没有因此而飞黄腾达,仁宗固然念旧,又感念郭皇后早殇,可也只是追赠其祖,赠其父兄,并没有兼及亲属。

郭皇后会落到这样的结局,本质上还是仁宗与章献太后之间的矛盾。

二十四岁方得亲政,仁宗十几年的积怨不能发泄在已经去世的章献太后身上,当然只能找身边的郭皇后。

以赵祯对身边人的宽厚仁爱,甚至在驾崩后得到了‘仁’为庙号,却容不下一个郭皇后。

那么当今子呢?

除了冬夜里的那一场意外,以及两年前福宁宫中让人啼笑皆非的一桩事,赵煦在臣民心目中留下的,仅仅是个模糊的形象。

不过人们至少没看出来,他有堪比仁宗的仁慈之心。

要是在太后的主导下,把家里的女儿嫁过去,即使一时贵为皇后,也不代表能一直持续下去。

一边是前车之鉴,另一边是富贵荣华,自然让许多有心靠女儿争一个富贵的人家,一时间难以做出决断。

当朝宰辅、重臣,乃至自认有前途的朝臣,自不可能让自家的女儿、孙女参与到皇后候选中去。而许多有识之士,都没有一个愿意将女儿给献上来。

有几个少便在京中命妇圈子中闻名的女孩儿,早前也没听过与他人议亲,但当朝廷遣人问询的时候,不是业已字人,就是已经许人,或是有了夫家。

“门第之选能否稍低几分?”周南问道,“再多上百千家,更易择人。”

“是啊,”云娘拿着文件走过来,找了张凳在韩冈身边坐下,“章献皇后家,温成皇后家,都不是什么高门显贵。”

“那是从嫔妃上被册立为后。正经聘后,无不出自高门。”韩冈拍拍云娘的背,“当今太后的曾祖父向文简是太宗、真宗年间的宰相,慈圣乃是平南唐的曹彬孙女。而庄肃皇后,亦是名将高琼之后。无论哪一家,都是文武两班顶尖儿的一批人。”

“那现在怎么办?”云娘问道。

“就是这么办。”韩冈拍了拍她手中的合页夹,叹道,“强买强卖!”

这本就强买强卖的生意。

想要选为皇后,曾祖或祖父,至少得做过宰辅或节度使。所以朝廷如今搜检下名臣之后,一个个列出名单,然后遣人去询问。

开国以来文武两边的显贵,一两百总是有的。几代门第,一个个妻妾众多,孙辈、重孙辈,数以千计。其中适龄的女儿家,也就是十二到十六之间的,三五百总能找得出来。

不过再加上没有许人、相貌还要过得去这两条,最终可以入选的范围还将大幅度缩,也就百十人。

即便是士大夫家娶亲,百十人也算是很大的范围了,可是放在坐拥下的皇帝身上,却又嫌太少了。

严素心忽然道:“庄圣不是慈圣的侄女儿?太后嫁出去的几个姐妹,家里都有女儿吧?”

韩冈摇头,“就怕恃宠而骄,再出一庄肃。”

没有从被养在宫中,视同皇后女,待遇如公主一般。岂会养成高滔滔的刚愎脾气?

高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因其旧过,谥号便只有两字。

在为了显示向太后的孝心,不能给予恶谥、平谥的情况下,太常礼院费了点心,拟定了庄肃二字。

太祖、太宗、真宗,三代皇帝的皇后谥号,都与皇帝谥号有关联,从其中最后四字里取出一字。即所谓皇后谥冠以帝谥。

比如太祖三后皆有孝,太宗四后皆有德,而真宗五位皇后的谥号一开始还没有如此拟定,但庆历年间为礼官所言,故而纷纷改易,皆带有章,章怀、章穆、章懿、章惠,以及章献明肃。这是因为太祖谥号中有‘大孝’,太宗谥号中有‘圣德’,真宗谥号中有‘章圣’。

但曹后


状态提示:第五卷 六五之卷——汴梁烟华 第33章 为日觅月议乾坤(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