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2章 金城可在汉中(13)
是拉锯在边境线略偏向大宋的一侧,大多数辽军的留守精兵拼尽了力气也没能再越雷池一步。不过千里之堤终有溃于蚁穴的道理。漫长的边境线,不可能用军队将其全数堵在国门之外,这一段时间以来,甚至已经有多达三支,总数近万骑的宫分军攻入了河北腹地。不解决他们,官军的主力根本不可能大举反攻。此乃腹心之疾,一不小心能断送了所有人的姓命。

“不要紧,有人正跟着他们。”郭逵坦然说道。

当那三支宫分军攻入了河北腹地后,郭逵立刻派出了手上大半的骑兵力量,分成六部,让他们追摄在辽军身后。不与其交战,而是紧紧跟随,进则跟进,退则同退。一幅虎视眈眈的姿态,配合着地方守军,逼得辽军不敢贸然分兵劫掠地方。

这六部官军分别跟着各自的目标亦步亦趋,轮流盯防,就像一道绳索入寇辽军的套在脖子上,随时都有其吊死在法场上的可能。

所以郭逵才这么放心,只要小心提防着那三支官军不被辽军给吞吃掉,那么他就有足够多的手段将三支宫分军最后给撕碎了吞下去。

“敢问枢密,接下来给怎么做?”

“攻打易州,这是河北救援河东最有效的手段。”

“枢密是要官军去攻易州?可那三支辽军怎么办?总不能放着吧。”

“我自会去将他们给解决了。腹心之疾必须尽快解决。”郭逵摇头道,“让广信军的李信为先锋,统领各部兵马!在本帅抵达易州之前,先行攻打。”

虽然郭逵说得隐晦,在座的文武官员哪个听不出来,郭逵这等于是将整个战役的指挥权交给了李信。

郭逵这是投桃报李。要不是韩冈在朝中屡屡相助,现在又置己身的安危于不顾,支持河北给与辽人决定姓的一击,那么郭逵又怎么会不识趣,将李信给投闲置散了?。

何况李信的能力、经验、功绩,以及他现在所在的位置,和他手下的那一部精兵,足以让他就任易州之役实质上的指挥官。

而且韩冈面临河东的危局,不用担心李信不拼命。至于调到李信手下的将校,最差也有王安石和章惇在,也不愁有人但敢不听号令。

现在郭逵唯一担心的就是韩冈能在河东坚持住,若他能成功,那么自然是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否则,天下局面糜烂将再难挽回。

……………………刚刚离开铜鞮县城,章楶就被人给拦住了。

一名只有二十出头、身着武服的年轻人,被带到了新近就任河东制置使司参议的章楶面前。参议官此时骑在马上,虎着脸死死盯着身量比他高上不少的这名年轻士兵。

不仅是章楶,就是他身边的将校士卒,也是一个个眼露杀机。

“这什么意思?”

“参议没明白?那就是小人没说清楚了。”这名年轻人丝毫没有畏惧之色,平静沉稳得仿佛惯历了风浪的老水手,“小人得枢密相公的吩咐,命所有北上来援的官军,可在铜鞮县稍事休整,待大军齐集时再行北上。”

章楶的眼中闪起了凶光。虽然是文臣,却有着百战武将的威势。

他是章惇新近推荐到韩冈幕中,担任制置使司参议一职,算是高级幕僚。随着第一批从京城出发的骑兵一路北上,准备赶往太原与韩冈会合。

太原局势之危殆,从一匹接着一匹南下的信使身上就能看得分明。章楶恨不能插翅赶到韩冈所在的太谷县城。却没想到,离着太谷县还有一段距离,就有人敢明着来欺他。

他抬起手,几名亲兵便将腰刀抽出了半截。只等章楶一声令,便立刻拿下胡说八道的歼细,好生的拷问一番。

只是这个年轻人声音却依然平静:“小人不是辽人的歼细,所传的话,也是枢密相公亲口所言。”他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一切都在这封信上。”

章楶的亲兵接过信,上上下下看了一通,然后方才交给他的主人。

章楶比他的亲兵看得更加仔细,上上下下的查验各项暗记,直到确认了外皮的真实姓,才一把撕开了被火漆封好的信封,抽出了里面的


状态提示:第32章 金城可在汉中(1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