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8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
的小灯笼,兴高采烈地走在前面,父母兄姊则跟在身后。韩冈一行入城之后,便在人潮中艰难跋涉。周围人头涌涌,幸亏有了路明这匹识途老马,才没有在人海中迷失方向。

上元节是一年中的大日子,甚至可以说是北宋的狂欢之夜。元旦正日,人们都是在家中与家人团员。立春则是与农事息息相关的祭典。而上元节,便是以居住于城池内外的市民——此时称之为坊廓户——为主力的节庆。东京城要放灯五日,而寻常军州,也要放灯三天。

一座座由彩灯组成的灯山、灯棚矗立在街市中,金碧相射,锦绣交辉。这些都是城中各家行会、富户豪商所制,互相之间还要较量个高下。

雪停了,可风未停。积在屋顶和树枝上的雪粉,随风而起。稀疏而又轻柔的雪意,并不会打扰到人们的兴致。灯光在雪雾中散射,空气中都闪着柔柔的黄光,宛如梦幻一般。

走在流光溢彩的街巷中,韩冈突然想起一事,都是急着进城,他倒忘了一件事。长安不是秦州,平日里并没有宵禁,而在上元之夜,更是夜间也不闭城门,他本不用赶得这么辛苦。不过这样也好,不用等到明天,今天晚上,现在板着脸的刘仲武心情就能变好。

刘仲武这时候却好像忘记了心中的不快,饶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花灯街市,原本板着的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秦州地处边境,平时便便不如京兆府繁华,节庆时更是远不如京兆府热闹,他也不禁看得入迷。

不同于刘仲武,还有已经看花了眼的李小六和路明。韩冈眼望四周,却有一股茕茕孓立的淡漠涌上心头。

喧闹的街市,欢腾的人群,孩子们天真的笑容,无不在述说着此地的和平幸福。虽然有苦役,虽然有交不完的税,但毕竟是听不到战火硝烟的和平之地。

大宋立国百年,尽管时有动荡,边境更是没少过战乱,但国家内部还是保持着大体的和平。对生活在熙宁年间的内地百姓们来说,也许很平凡,可在晚唐、五代的数百年间,却是难得一见的幸福时光。

只不过,在五六十年后……也许是四五十年后,眼前的太平年景,就会因为两个蠢皇帝和几个奸臣,而在来自北方的铁蹄下,被踩得粉碎。

第一次……穿越以来的第一次,韩冈思考着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记得前些日子闲暇时读得《李太白文集》,诗句读过便罢,但其中的一段序文却让韩冈铭记甚深: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逆旅……韩冈觉得这个词实在很好,用来形容他再合适不过,在时光中逆流而上的旅客。只是他不再是过客,而是已经定居下来。

他能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是更为富足,更为安定的生活?还是——对了,他的老师有一句话——为万世开太平呢!?

应该能做到罢!否则到这里走一趟,又是何苦?

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下雪了。但这场雪并不算大,风则变得更弱,雪片就如柳絮杨花,飘飘荡荡的从铅色的天空中落下。

韩冈抬眼远望,举目茫茫,视野只及十数丈之远。可今早在驿站里看得黄历,却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宜出行。

宜出行吗?韩冈哈哈大笑,真是好黄历。

笑声里,他用力一抖缰绳。马身一动,在漫天的雪花中,向着驿站行去。

……………………

京兆府的驿馆,远远胜过韩冈这几天来【和谐和谐】经过的诸多驿站。不但编制上有一名官员直接主管,在建筑更是楼台园囿皆备,单是门厅就仿佛一座酒楼,或者说就是一座三层高的酒楼,只不过接待的是来往陕西的官员罢了。

正是节庆之时,厅中的桌子已经被占了大半。韩冈这样的还没拿到告身的从九品,在厅中诸多官人中,一点也不起眼。验过驿券,韩冈在偏院弄到了三间厢房,放下行李,留下李小六看守,同着刘仲武、路明又回到大厅中。

照着低品官员的待遇标准,在驿馆中充当小二的驿卒为韩冈三人端来了一桌子的酒菜。韩


状态提示:第38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