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251章 新议(17)
人,他们对于韩冈一系的立场,要么附和,要么弃权,极少有敢于反对的例子。

加上大部分时候跟韩冈同进退的章惇门下的议员,总计已经占据了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占据了议会中的多数席位,普通议案轻易就能够得到解决,而重点议案,虽然说要三分之二才能通过,但那剩下的不到一半的议员,只是一盘散沙,缺乏一个足够坚强的核心来统括,同样是会依照韩、章的心意而决定结果。

决定议案命运的力量,就掌握在田腴的手中。各大报社所关注和畏惧的新闻审查法案,也毫不例外的掌握在田腴手中。

但田腴的态度呢?

“其实叫我说呢,我们这些议员啊,受你们欺负也够了。放个屁都能给你们说成是京中雾霾又多了三五分。”

尽管面前的这几位报社大佬都是京中民间数得着的人物,有两位还是早年就在士林中闯出名堂,常年与士大夫们交往唱和,为贵人家遮掩过不少丢人现眼的新闻,留下的诺大的人情,两大快报社更是与韩冈、章惇有着几位紧密的联系,但田腴丝毫不顾及一干他们的脸面。

田腴受韩冈所托,与人合著《三字经》,又著《童蒙训》,并主编《幼学千问》,在蒙学教育上是泰斗一级的人物,但世人所称到的安丘先生田诫伯却从来不是好脾气的人。他对小孩子耐心有加,对成年人却往往眼中揉不得沙子。

田腴的脾气,几人还是只能忍耐。齐云社的李副主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意,耐下性子说,“诫伯先生,你可是冤枉我们了,别的不敢说,我们这几家可是一点都没有报道议会的反面消息。”

田腴呵呵两声笑,“天高地厚不问,懵懂愚氓可知。季申兄,你说这是出自哪位大才子的手笔啊?”

李副主编立刻侧目而视,他身边开封日报社的总编辑脸色就是一变,“这是秦封的报道……”

开封日报社有一位记者,文风犀利,写出来的报道直刺人心,虽没有多少花巧,却他偏偏能得读者喜欢,在京师报业颇有几分名气。

且此人最是爱些一些犯忌的报道,多次直指都堂,甚至韩冈和章惇都有被隐晦的讥刺。开封日报社受到‘不明来源’的警告之后,立刻对这位记者加大了约束,对都堂的指责少了,但有几家胆子大的小报上,却多了同样风格的报道。

田腴嘿然冷笑:“化名在其他报纸上写报道,真以为世人都是瞎子吗?”

他冷眼看了一圈,“议员我本来也不想做,但玉昆相公特地写信与我,我才来做的。韩相公把这件事看得有多重,我最清楚不过。”

几人的脸微微泛白,眼中脸上却有几分不服气的神情闪过。

“德顺军的陈。良才当真不是奉了相公钧令?”一位主编问道。

田腴回以冷笑。

如果只是普通的议案,韩冈从来不会直接指示内容,最多提点一二,

一开始韩冈对大议会就选择放手。把大议会跟他本人勾连得太紧密,就等于给自己身上套了一个靶子。议会里面出了什么事,都可以牵扯到他本人。

天下悠悠众口,即使是设了大议会,依然是堵不上,议员之中,有批评韩冈御下无方,有批评韩冈揽权,也有批评韩冈罔顾君恩,这些杂音根本避免不了,真是有许多议员就想着骂几句宰辅,为自己搏一搏名声,但要维护天下安稳,维系太平盛世,就少不了议会的存在。

但也仅此而已,韩冈不会牵涉太多。田腴很明白韩冈对大议会的态度,大议会应该是帮忙解决麻烦的,而不是给他添麻烦的。

可是在外人眼中却不是如此。

眼前的这几位主编也正怀疑陈。良才不过是韩冈的传声筒。也正是因为这个怀疑,让他们很不服气。

眼下的局面能怪得了他们吗,明明是韩冈的问题。

眼下大宋朝堂内通行的选举制度,本于何时何事且不论,最早还是韩冈创立。从一开始的廷推宰辅,到如今的各州各县选举议员,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推动。每个人一开始都认为韩冈对这


状态提示:第251章 新议(1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