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168章 暗潮(三)
年才开始参加科举。包括陇西县在内,秀才、举人的年纪都不大。陇西县的举人的平均年纪还不到三十,而秀才则更年轻一点。

这些县议员的背后,几乎都有家族的支持,有的是本族,有的则是妻族,尽管陇西有许多德高望重的老人没有资格担任议员,但议员们就是他们的话筒。这些老人,今天也都出现在了会场中,作为观礼者,旁观了第一回县议会的选举。

“走吧。”韩钲轻声说,站起身,

“不看了?”贺中行惊讶的抬起头,“一会儿,新议会还要回来开会。”

韩钲整了整衣服:“学会的年会快到了,还有一些文案要写。”

新议会第一次会议的议题,还是韩钲帮忙修改的,第一次发布的决议,韩钲也看过草稿,又有什么好看的?

“好吧。”贺中行点头,“早点回去也好。”

两人推开门,都走了出去,将大厅中的喧闹,留在了身后。

转出大门,只看见一位老人正在伴当的搀扶下,准备走下台阶。

“会长。”

“吴老。”

韩钲、贺中行两人先后叫道。

老人回头,看着见两人,有些惊讶,又有些欣喜,“是之,子平。你们也出来了?”

“结束了,就出来了。”韩钲走上前,与贺中行一起扶着老人,“会长也不想看了?”

“太吵了。”自然学会巩州分会的会长笑着说,“老了,受不得闹。”

贺中行道,“过几日还是会闹。里面的可都是会员呢。”

巩州境内,几乎所有的秀才,都是自然学会的会员。甚至不只局限于巩州,整个关陇地区,自然学会的会员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量的三分之一,能达到这个比例,是因为关陇一带的九成以上的秀才都加入了自然学会。

过些日子,自然学会开会,正在大厅里面吵闹的成员,还是会出现在会场中。

老会长苦笑着摇了摇头,

韩钲在旁说着,“这一回能这么安稳,还是多亏了学会开会的经验。”

贺中行却是点头,“这话倒是有理。”

也正是因为自然学会当先开始选举,使得各地的选举有了先例,许多参选的候选人,都有过在学会大会上参选候选中选的经历。

至少在西北一片,各个地方的选举工作能安安稳稳,也都是靠了学会开会的经验。

两人扶着老会长下了台阶,停在台阶下的马车敞开车门,老会长被扶着上车,他坐上去,又回头问韩钲,“大郎,你真的不准备考进士?巩州到现在为止,可就只出过一个进士。”

巩州在文化上缺乏底蕴,学术上又偏近气学,基本上都是算科、工科和医科的举人,进士科的只有一位,就是韩钲。

“以后会越来越多,”韩钲说道,“看看巩州的学校数量,看看我们的图书室图书,我们的进士以后不会比福减少。”

秀才考试的题目本就简单,县学毕业的学生,或者横渠书院巩州分院的学生,都可以轻松通过。而陇右向学之风甚为浓厚,。

陇右诸州,因为地理上的局限,工业发展的余地并不大,但作为韩家的核心之地,各州在学术上投入极大。

陇西县下八乡七十一村,村村都有蒙学,乡乡都有小学。蒙学、小学都有图书室,而县中还有图书馆,平时也兼做自然学会的会馆。

假以时日,以陇西县的好学风气,迟早能比得上福建——福建在唐时不过是荒僻之地,只有靠海的福州、泉州才有些人气,但到了宋时,因为五代人口大量迁入,求学蔚然成风,连带着印刷业繁盛,而印刷业的兴盛也反过来使得读书的成本大幅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家可以供得起子弟读书,大量的人口基数,良好的风气,也就造成了福建籍的进士数量不断增加,福建人在朝堂上出现的比例越来越高,直至如今,一平章、一宰相,都是福建人。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老会长期待着说着,与韩钲两人告辞。

马车驶出,很快走远。

“那不知道要多少年。”贺中行幽幽说道。


状态提示:第168章 暗潮(三)--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