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1章 虚实(11)
宋一直拒不承认耶律乙辛的皇帝之位。

即便商贸往来,即便连铁路也连了起来,即便都堂私下里与耶律乙辛也偶有沟通,但官面上,不会有任何妥协。

主持与辽国商贸往来的,是一个没有名目的行会,但决定了输送辽国的商品的价格。倾销铁器,倾销丝绸,倾销瓷器,倾销棉布,倾销玻璃器皿,倾销一切能够赚钱的工业品。只要有利润,除了兵器之外,什么都能卖。私下里许多议政重臣都参与其中,但这也是不能拿到光天化日之下来说明的。

“使臣待会儿再定,名目也好说。”章惇问,“被辽人劫走的财物怎么办?”

立刻就有人回道:“肯定得让辽国交还!”

“如果辽国不肯交还呢?”章惇再问。

没人敢立刻回答了。

那就意味着,朝廷如果不想成为笑柄,就必须做出更加强硬的反应。

这个决定,只有宰相才够资格说出来。

厅中数十道视线都聚集到韩冈的身上。既然是章惇问得的,就该他回答。

“以我之见,如果辽人不肯交还无故扣押的国人,同时不愿赔偿国人的损失,应该向其宣战!”

韩冈的话,惹起了今天会议以来最大的一片声浪。

“相公是要攻辽?!”熊本第一个叫了起来。

韩冈更正,“前提是辽国不愿意释放无辜国人,并赔偿他们的损失。”

这是借口。

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在辽人的行动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每一位议政都不会认为以此为由,与辽人交战,是出自于韩冈的本心,而不是权谋。

借口这东西,想找总能找得到。虽然不至于编一个辽宣宗遗腹子,但随便找个辽国的宗室子弟,扶持他回去复国,也是相当容易的借口。

眼下的这一个,比不上为兄弟之邦复国更有号召力,更加名正言顺,但只是作为开战借口而已,哪里需要那么多计较。

“虽然辽国的局势没有变成我们希望的那一种,但不论打不打,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蛮夷都是畏威而不怀德,你不去做出要打的样子,他们就不会把你说的话当真。和平不到绝望的时候,我们也不当诉之于战争。但如果当真开战,这一切的起因,完全是来自辽人不改其强盗本性的缘故。”

听到韩冈的发言,所有人都觉得,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不过如果当真要开战,有一个问题必须先行确认。

“敢问相公,攻打辽国,到底能不能赢。”

这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肯定答案,才能得到议政们的认可。

“想必这些年北境的变化,诸位都应该看得清楚。可以这么说,现在只凭河东、河北两地驻军,就可以对抗辽国不落下风。”

如果只看军事实力、动员能力、生产能力,只凭关西,就足以与辽国对抗。这一句,韩冈就不想在这个场合公开说了。

“只是不落下风?”

韩冈的回答是不能让人满足的。

“所谓不落下风。就是未虑胜先虑败。河北河东直面辽国,两路的军备,从开国时,就是抗衡辽军。不过旧日的战略规划,虽是阻敌于边境之上,但希望去几乎都放在一纸盟书上,辽人一句威胁,就不得不奉上金银。而如今,则是不断修筑边境寨堡,便是要组成一张,在边境上拦住辽军的主力。”

韩冈的话,让许多人陷入今日与旧日的对比之中。都经历过连西夏都能骑到头上的日子,如今直接压制辽人,自是让人心怀大畅。

韩忠彦道,“辽人的火炮不少了。”

“辽国全面转向火器建军,战斗力的确有提升,但也损失了辽军最大的特点。截长补短,整体上变得平庸了。”韩冈插话道,“火器对后勤的依赖是远远超过此前的任何冷兵器。枢密院应该最清楚这一点。”

张璪和沈括同时点了一下头。

韩冈继续道,“辽人本是离合之兵,一击不中,远飙千里,我大宋精兵那是望尘莫及。但骑兵加了重炮后呢,就变成了老鼠拖龟,吭哧吭哧一天


状态提示:第31章 虚实(1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