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11)

对,当然不能只对父祖尽孝。母亲、祖母膝下都得尽孝心。

可要是按照韩冈的说辞,这叫人怎么计点?是把十六岁以上的女子都算进来,还是只计算已婚妇人?

李清臣思忖着,韩冈这莫不是要把小孩子都算进来。

要当真是那样的话,李清臣可就没把握了。新生儿的数量,与种痘人数不会差太多,但这个数字完全掌握在厚生司手中,说不定这些年来,北方的幼子比南方多生了许多——说起来,南方溺婴恶习至今犹在,比北方少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李清臣左右猜疑的时候,吴衍心中的疑惑更甚。

没有谁能比厚生司的主官更清楚各地的出生率和婴幼儿人数了,更不用说吴衍现在也是议政会议的成员,天下户口的统计数目,对他来说并不是秘密。

如果计算潼关以西的丁口数量,除非能把西域、甘凉、宁夏等各路的归化夷人都算进来,那样才能勉强达到六七百万的样子。

若是仅仅计算汉人,包括近几年迅猛增长的儿童数量,人口估计已经超过一千两百万,可在籍丁口也才将将四百万,不到天下总数的十分之一。

不论是按照户口还是丁口来确定议员的名额,对关西来说都是不合算的。

除非是按照韩冈的提议,以军州的数量来决定议员名额。扩张到了葱岭脚下的土地,都能算是关西的一部分。这样的一个势力,才能做到在议会中举足轻重。

但韩冈要想通过这一条,朝堂上有的是人跟他翻脸,尤其是福建出身的章惇……

吴衍瞪着眼睛,望着安然立于班中的首相,难道章惇在这件事上还是支持韩冈?他那么有把握?

‘他的确是该有把握的。’

熊本瞟着章惇,也在想。

身为两府中的边缘人,尽管事先得到了所谓的通报,但熊本对韩冈今日发难的细节还是懵然无知。

熊本其实并不喜欢什么劳什子议会。

将天子之权,授之于天下,韩冈弄个好名声,不用担心有人说他是权臣。但各地士人相互歧视情况很多,在议会中为乡里争夺好处,怕是全武行都能开,天天骂架、打架,朝廷的威严到时候一点不见。

不过在韩冈提出了大议会之后,熊本吃惊之余,他就已经下意识的在计算两种议员推选制度,哪种更符合他的利益。同时还在‘帮’韩冈、章惇计算他们的支持者。

大议会成员由地方推举而出,乡党的情况必然更加严重。相形之下,新旧党争,道统之争,在乡党面前,可谓微不足道。

宰辅之中,韩冈的优势最大。他有关西,有河东,有京东京西,甚至还有京畿和河北,整个北方其实都支持他。

王安石之所以变法成功,终究还是因为仁宗中期开始,南方进士的数量开始压倒北方的缘故。这才保证了熙宁初年,王安石能拉起一波南方出身的‘新进’来夯实班底,熊本就是在那时候投身进去的。

而韩冈这些年能坐稳宰相,并肆无忌惮的推行自己的那一套,来自北方官员的支持就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没有基层官员的支持,政令不出宣德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正是有了关西、乃至大多数北方官员的襄助,韩冈才能让自己的权威扩张到了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但反过来说,如今的朝堂上,除了韩冈,北人找不到更好的选择。不支持韩冈,南人宰相在制定政策的时候,绝不会多考虑北方人的利益。

不过在南方,韩冈也不乏支持者。两广虽是南方,可那正是韩冈的基本盘,气学门人更是占据了广南两路各州县的学政之位。

蜀地也是南方,又被北人鄙视,所谓‘闽蜀同风、腹中有虫’,可他们也绝不会与江南合流,反而更亲近交通往来更方便的陕西。不过熊本在蜀地多年,他有把握不会输给韩冈。

有了整个北方,以及南方的两三路,韩冈在宰辅中是一枝独秀。

相较韩冈,章惇就差了许多,就算在新党中,也不是只手遮天,在乡里同样如此。福建出了太多高官,苏颂、章惇、吕惠卿,各


状态提示:第48章 时来忽睹红日低(1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