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9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
历在目。铁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修建铁路时,所付出的那些成本。

不论是谁,如果能更深入一点的去观察铁路对天下的影响,必然会明白谁才把握住了世界发展的流向。

不论是另一个世纪的历史书上,还是在此时的现实中,都不乏大宋商业发达的评述。

但在实际上,所谓的发达只是相对的。在铁路开始贯通大宋南北,真正起到大动脉的作用之后,大宋的商业,才真正发达了起来。

世人对产品的需求,一直被恶劣的交通情况所压制。直到有了铁路之后,他们的需求才爆发出来。

棉布在全国各地的热销,来自于方便的交通,降低了运输上的成本,相应也降低了各地的售价。

而丝绸价格的下降,也同样因为交通更加通畅。蜀锦的贵重,一方面来自其独特的美感和质地,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而丝厂的工厂主们,便是因为需要通过大量的倾销来拓展市场,又希望能够从倾销中得到更多的利润,才穷凶极恶的对工人尽心盘剥。在工人爆发出了他们的力量之后,没有哪位工厂主会吝啬一小部分利润,而愿意冒着自家工厂被焚烧的风险。

工人们的待遇,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看到这一点,再看到,工业发展给国家带来的变化,韩冈相信,宗泽会自己分辨回到过去还是继续发展,哪个对大宋更加有利。

不管怎么说,历史已经走上了韩冈所希望的轨道,韩冈有些得意的想着……

砰的一声脆响,突然从韩冈身后的书房中传来。

韩冈的思路被打断,回头进屋,却见三名仆人都低头,看着书房中的满地玻璃碎片,三个人全都愣住了。

韩冈进门的动静,惊动了三人。领头的仆人指着其中一人,“岑三,你是怎么做事的,那是相公最喜欢的玻璃盏!”

最喜欢的……

韩冈转头去看百宝阁,那件玻璃器物的确不见了。

在韩冈的书房中,没有特别贵重的古董,但大小器物,也都能算得上是珍贵。

现在打破的一个玻璃盏,从下到上,自蔚蓝逐步转为艳紫,色彩瑰丽,质地又晶莹剔透,毫无瑕疵,宛如真正水晶。

这玻璃盏出自陇西韩家自有的玻璃窑,却是意外中的产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研究出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材料,导致了颜色上的变化。也就是说,是世上独一无二。

岑三已是面无人色,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相公,小人万死……”

“好了,你这样吵得慌,不是什么大事,谁没个失手的时候?”韩冈让领头的仆人不要再责骂,又对岑三道,“继续收拾,注意手脚要轻些。”

岑三惶恐的抬头,甚至不能相信韩冈的宽大:“相公……”

“沙子做得器物,不值什么。你们先把玻璃收拾一下,小心别给划伤了手。”

韩冈说着就转头出门,但立刻就又回来,从书桌上取了个小屏风,丢下一句‘你们继续’。

三位仆人面面相觑,领头的仆人咳了一声,“相公宽宏大量,你们可别当成了习惯,都给打起精神,别再跌跌撞撞的。”

岑三一语不发,低下头去收拾东西。

“哥哥,相公拿出去的那是什么宝贝啊?”另一个仆人小声问着。

韩冈出去后又进来,是担心他们粗手笨脚,再弄坏了,将那件色泽稀世罕见的玻璃盏都轻轻放过,被韩冈拿出去的那件屏风,该不会是什么稀世珍宝?

领头的仆人瞪了他一眼,“你什么眼神,那是去年相公寿诞,大娘子亲手绣的礼物!”

韩冈在院子里,低头看着刚刚拿出来的屏风,庆幸不是这屏风遭了劫。

要是当真给摔坏了,以自家的宝贝女儿的性子,怕是会赶在出嫁之前,再绣出一幅来。断断续续近一年才绣成的屏风,韩冈哪里舍得女儿熬夜去重绣。

在六岁开蒙读书的同时,韩锳就开始学习女红。到了十二岁,更是被家里督促着缝制嫁妆。

绝大多数官宦人家的女儿在出嫁之前,都少不了


状态提示:第39章 帝都先温春常早(一)--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