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14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
人的口中,能铺陈出洋洋几千言、惊心动魄的场面,不过在耶律乙辛眼中,更重要的是——

到底什么是火绳枪?

一支可以拿在手中的兵器,竟能把人胸口打穿,把最硬的脑壳崩碎?

在第一次看到这话本的时候,耶律乙辛立刻就让人去打探了。

他当时已经听说了火枪,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火器,一种为了取代弓弩而设计出来的武器,但他不知道什么是火绳枪。

付出了四名细作的性命,辽国天子得到火绳枪的图样,其相对于火枪,就是大黄弩相对于弩弓,属于下面的一类。接下来,他就对书中所说的淘汰了火绳枪的燧发枪更加感兴趣了,因为那可能就是火枪中的神臂弓。

普通人有了兴趣,他会开始对此用心努力;而皇帝有了兴趣,却是千百人一齐拼命满足他的要求。

没用多久,耶律乙辛就知道了,宋人正在制造燧发火枪,而且已经渡过了实验制造的阶段,只是暂时还不能批量制造。

耶律乙辛已经考虑过会有这样的可能,但蒸汽车、汽轮船,以及两者的核心——蒸汽机,都只是出现在《自然》上的一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机器,燧发枪却已经出现在宋军手中,而书里被燧发枪淘汰的火绳枪,却根本就没有在宋国禁军中装备。

得到了有关火枪的信息,耶律乙辛就像他对火炮的兴趣一样,立刻就遣人去进行研究和制造,不过远比火炮要困难,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火器局那边,始终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回复。

除了火器之外,《九域游记》给了耶律乙辛还有很多信息。

这部作者不详的话本,书中的气学痕迹太深了,或许是韩冈写的,或许不是,但成书之际必然得到了韩冈的指点。

韩冈推出这部话本的用意,应当是减少朝野内外阻力,同时也是要告诉世人,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宋国。韩冈的用心,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

不过最让耶律乙辛心中发寒的,是太过光明正大,根本不怕泄露军机。

耶律乙辛知道,这是因为韩冈充满了信心。

‘历史的车轮’。

这个词出自于第九十一回。两个很普通的词汇,很无稽的拼凑,让人心头火发,却又不寒而栗。

难道大辽注定会成为在车轮前面挥舞双臂的螳螂不成?

可不管韩冈为了什么原因传下了这部书,他至少给了耶律乙辛一个明确的方向。

韩冈打算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从这本书里完全可以了解得到。

比如视城墙如无物的重型榴弹炮,比如让弩弓成为玩具的火枪,比如成列而战、以排枪毙敌的神机营,比如不再需要挽马、只要有水有煤就能拖动万石列车、日夜不停的蒸汽车,比如能无视风向、载万石货物、两三日间横渡千里冥波的汽轮船,再比如三五百人拥枪炮坚守,数十倍大军亦难攻破的棱堡。

这其中,有的还只是幻想,有的已经出现却还未普及,有的则是抵在了眼皮下。

一年前,吕惠卿被调离河北,两国之间已经恢复和平。

不过河北边境上,宋人正在拼命的修造寨堡,改建城寨,而且修成后的外形特异,不再是将马面加密,而是将城寨四角修成外凸的五边形,然后在里面架上火炮,不论想攻击哪一边的城墙和城门,就会受到来自两侧的炮火夹击。

也是在这部话本中,耶律乙辛知道了这种堡垒的名字——棱堡。

出自第十六回。

建筑在辽东北方的旷野中,是边地的一座指挥所,驻守一个指挥三百多的戍卒,被两万东虏重重围困,却让其丢下了一千多条命狼狈而走。

第一次看到这里,耶律乙辛除了为韩冈的野心而冷笑之外,便是暗暗称赞他不愧是带过兵的。

若是说书人的话本,那就是一名守将大展神威,用神枪接连挑下敌方大将三十六员,杀得贼人丢盔弃甲,但这本书里面,几场战事,却都十分符合实际。没有让说书人口沫横飞的斗将,只有切合实际的攻守。

所以在书中看到棱堡,又得知宋人在河北开


状态提示:第14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