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下)
横渠书院有超过四十顷的田地,已经成了凤翔府最大的地主之一。在其名下,还有十一座风磨坊,每年的收入不在少数。另外书院还将院中师生们编纂的各se书籍交托印书馆印制发售,还能得到一部分分红。

有了这些收入补贴,不仅能够让书院中寒门士子不用忍饥挨饿,可以安心读书,也让书院更有吸引力。

每次看到书院的变化和发展,韩冈都不禁感叹,他的师兄苏昞,作为书院山长的确是劳苦功高。

横渠书院是韩冈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代表着气学的未来。

但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方面的进步,才是韩冈对横渠书院的期待,这不光是人多就可以的。

如果是对外,在不能用笔和嘴来说服敌人的时候,只要用上大炮就没有问题了。

火炮的威力会让一切反对声平息,如果做不到,那就代表威力还不够,需要口径更大、炮弹更重、she程更远的火炮。

而在对内时,大炮也是学术之争上的凭据,是证明气学优点的证据。要想压倒对手,同样需要口径更大、炮弹更重、she程更远的火炮,以证明气学的功用。

经世济用。

气学想要扩大影响力,成为一门显学,离不开这四个字。

自家寒窗苦读的辛劳,仿佛就在昨ri。而现在已经要指导学生们攻读的方向。

时时都在关注着横渠书院内部一举一动的韩冈,知道他的根据地虽然很缓慢,但的确是向着他想要看到的方向在前进。

书院中的数百上千名士子,ri夜苦读的内容,并不局限在科举的项目中。

尽管这一科,包括下一科,再下一科,从礼部试出来的新科进士里面,不会有多少气学弟子的身影,但ri后朝堂之上,气学弟子必然会因为他们的才干而走上高位。

而且以韩冈现如今的地位,还有ri后几十年盘踞朝堂的时间,也绝不会是白白看着新学垄断着进士资格。

就比如明天就要开始的阁试,韩冈就不会坐视新党刁难他要重用的人。

韩冈不知道黄裳对阁试有多少把握。

在心理上,尽管黄裳在他面前从来不会表现出慌张和不安,但在面临如此重要的关头前,黄裳不可能不紧张。

可是在学问上,韩冈还是愿意相信黄裳的自信。

也许前世记忆中的状元,就像韩冈的进士第九,是天子直接从榜尾提上来一个样。黄裳的状元也有可能是当时的皇帝看着顺眼,所以在礼部试和殿试上的名次并不高的情况下,行使了特权的结果。

不过连续多科南剑州解试位居前列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考不中进士也只是运气。或是状态不好,或是题目不对。

黄裳想要通过阁试,最后就只是题目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考生们的命运就决定在考官身上,一方面是考官出的题目是否在自己准备范围内,另一方面,自己辛苦完成的文章能不能得到欣赏,决定权也全都在考官们的手中。

阁试考试的范围,九经、诸史、武经、诸子,加上注疏的内容,文字数量就是数以百万计,不可能有多少人能够将注疏都一股脑的背下来,他们能够做的,是记住其中绝大多数的关键内容,以及经义本来的要旨,剩下的就看会不会运气不好,撞上自己记不得出处和内容的考题。

就算是苏轼、苏辙,他们能通过阁试,都有考官没有刻意刁难的因素在。渊博如欧阳修,都能对苏轼杜撰的典故不敢轻下结论,苏轼、苏辙难道能比欧阳修强出许多?

韩冈不知道黄裳会遇到什么样的题目,也不想知道。怎么出题才能让王安石满意,又不开罪自己,这是崇文院中人需要考虑的。韩冈要看的只是结果。

制科不会像进士科举一般的锁院,但必要的隔离还是少不了。出了题之后的几ri,参与出题的几名三馆秘阁成员,都要被约束在秘阁之中,直到开始考试为止。不过这样的制度,远比礼部试要容易钻空子许多。一众考官,更加容易受到场外因素的影响。

但韩冈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的机会,并


状态提示: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