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上)
地方各级亲民官的主体。而当今还在朝中的制科出身官员不过两手之数,前日还刚刚少了一个,贬了一个。

为什么制科多年来就那么几十人能够通过?主要就是阁试一关刷去了太多滥竽充数之辈,那是远比礼部试更为严格的考核。

否则到了御前,几句好话一说,说不定就能让天子晕头转向,加之上表举荐的重臣,也多半在殿上,配合着搭个腔,一个制科出身的资格就轻松到手。

可以想见,阁试的题目必然是往难里出,出的简单了。让太多人通过,岂不是伤了崇文院的名声?三馆秘阁中的成员,想来也必是以无人通过为荣,以放人过关为耻。

依靠恩主提前拿到的进士出身,万一连阁试都通不过,黄裳可没脸再去见韩冈。

不过黄裳若是没有些自信,就不会到开宝寺这边来。

来此目送贡生,可以说是感慨,也可以说是怀念。

因为这一切已经与他再无关系。

这段时间以来,黄裳对经史典籍以及历代注疏的攻读,远比旧时更认真了十倍。半年多下来,自觉学问又精深了一层。若是回去考进士,也许也能一争前十。

黄裳的嘴微微抿了起来,与眼神一般的坚毅。

此番赶考,是为了成功,不是为了再一次的失败。

……………………

“黄裳!”

走在身边的张驯突然叫了一声。

声音刚出口就给他压低了,但宗泽听到了,向周围看过去,立刻就在开宝寺的牌楼下找到了目标。

宗泽多看了两眼,也终于将人给认出来了。

的确是韩冈那位有名的幕僚。

“他来这里做什么?”

张驯的口气有着难以压抑的愤怒。

马上就要参加礼部试的贡生,看到一名刚刚从太后手中混到了一个进士资格的幸运儿,的确是该愤怒的。

宗泽同样有些不解,黄裳转眼就要去参加制科考试了,却为何在今天跑到开宝寺这边来?

“当不会是为了上香。”宗泽不知道黄裳是不是来这里看贡生入考场,但想来总不会是去开宝寺上香的,“去二圣庙会更灵验一点。”

“谁管他那么多。”张驯带着怒气,“子夏子路会庇佑这种幸进之辈?”

宗泽微微一笑,对张驯的攻击保持了沉默。

要说功劳,黄裳两次在河东辅佐韩冈的表现,的确远不如韩冈当年在熙河辅佐王韶的表现更加耀眼

当年韩冈可是在王韶、高遵裕两位上司追击蕃军残部,独立支撑一路军政,不仅仅击退了乘机来犯的西贼,还接连挡回了两道要求撤军的圣旨,平复了河湟拓边功亏一篑的危机。

拥有那样的功劳,先帝都没有赐予韩冈一个进士出身,而黄裳的功劳仅止于辅佐,却轻易的拿到了。

在士林中,对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很多人都十分反感。

都是先羡慕,再嫉妒,然后恨之入骨。就跟现在的张驯一般。

但要说幸进,那就过分了。再怎么说,黄裳都是在边疆立过功的,不是在国子监中指点江山的士人能比。而且能在南剑州拔贡,黄裳本人的水平也足够当得起一个进士出身,只是过去欠缺一些运气,现在老天假韩冈之手将运气还给他,这也是酬劳黄裳旧日的辛苦。

宗泽与张驯在人群中缓缓前进,由于要搜检衣物内外,贡生的数量又太多,在贡院门口形成了拥堵。

好半天,两名考生也仅仅前进了十几步。

张驯板着脸,已经安静了好一阵,突然间又压低声音迸出了话来,“他礼部试都过不了,阁试肯定不能过!”

宗泽想不到都走过去了,张驯仍是耿耿于怀。

“黄裳阁试肯定过不去。”张驯再一次重复道,“那可比礼部试难得多。”

阁试当然难。

宗泽也很清楚,就连张驯这种自视极高的人,即便说要参加制科,却也只会是说说而已——左右找不到能推荐他的重臣,说到做不到,也可以推到宰辅有眼无珠上。

事实上,能有通过阁试水平的,一帮进士里面也不一定有一个半个,


状态提示:第九章 旧日孤灯映寒窗(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