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
是不能及时填补上那几个空缺,待朝局安稳下来,以章惇和韩冈的能力,当能顺利的处置好军政两方面的国家大事,让朝堂上下——最关键的是太后——觉得没有必要补足两府的阙员。到时候,想要再挤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即便太后有意扩充两府,牵制章惇、韩冈,也要与外路的一应重臣相互竞争,哪里有现在的机会好!?如李定、吕嘉问一般咬碎牙关的重臣不在少数,皆是有资格跻身两府的一干人。他们或前或后,就自问已经看透了韩冈和章惇的把戏。不过此时苏颂心中与王安石一样疑惑不解。绝不是什么默契和配合,苏颂极为熟悉韩冈的性格,他和章惇先后发言,反倒有着些微争锋相对的味道。从资历和官阶来说,韩冈不会与章惇争夺宰相的位置。两人要心生嫌隙未免还太早了一点。难道是出了什么事吗?自韩冈开口支持开封府作为主审之后,殿上一时就静默了下来,人人都在猜测韩冈的用心。韩冈看见每个人的表情从狐疑到恍然,好像都已经看明白了自己和章惇的想法一样。真的能想明白?韩冈暗中冷笑,真正明了对方用意的只有自己和章惇两人吧,谁让自家曾经向章惇透露过自己的打算?在经历过一场叛乱之后,太后的心性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韩冈很想知道。不过不论事情怎么发展,他回到两府的位置上已经成为定局,对于朝堂的影响力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多半还有超过。到时候,是一点点的撬空皇权的基石,还是现在就在殿上立下法度,这不过是手段缓急的差别。不知两府中剩下的一两个空缺,能吸引住多少人渴求的目光。吕嘉问权衡再三,眼神坚定起来,他从窃出叔祖父的奏章草稿,投奔王安石,被称为家贼开始,至今已有十二年,将他赶出家门的两位元凶都垂垂已老,他没有第二个十二年可以耽搁了。只是当他准备站出来的时候,只见一名内侍匆匆跑进殿中。冲太后行过礼,内侍高声贺喜:“蔡确子弟,蔡硕、蔡渭以下十七人,并从党蔡京一人,皆已全数就擒。其中蔡渭本是逃脱,却为开封府判章辟光及西上阁门使王厚与蔡京同时擒获,已经械送开封府。”‘擒获?’‘怎么给弄到开封府去了?’直接就砍了了账的事,竟然还给拖到了开封府去。就算王厚见到蔡京蔡渭,二话不说,将两人砍了首级下来,韩冈也照样能给他报上一个不留遗患的上上之功。办事真是不利索。韩冈暗暗摇头,王厚是不是在陇西养尊处优太久了,天天看人赌球赌马,现在连杀人放火的老本行都忘了?换作是当年,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却给放过了,不用别人说,王韶回头就会好生的用家法教训一下自己的儿子。不过韩冈也没有权力让王厚为自己赴汤蹈火。王舜臣、李信肯定会做的事,王厚却不一定会。这就是差别。幸好有了一个章辟光。韩冈脸色古怪。章辟光这一回可就是露脸了。首倡驱二王出宫,之后就被暴怒的高太皇赶出了京城。这一番折磨,就是他的资本。从心性上,章辟光就是一个会投机行险的人物,与蔡确的区别,就是一个先走鸿运后遭灾,而另一个则是应了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一回‘天’就要降大任于他了。“韩卿,这蔡京该如何处置。”向太后问韩冈,当初蔡京与韩冈正争吵不休的时候,她算是其中一个参与者。“那是沈括的事。”韩冈很干脆的推给了开封府知府。“若蔡京是幡然悔悟,自是既往不咎。如果不是,依国法便不可轻饶。”韩冈的后半句才是重点。当着太后的面,他自是不能说让蔡京早点去投胎,但韩冈的态度十分明确——不可轻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让沈括审出一个‘幡然悔悟’的结果来。而且总不能进了开封府的所有人,最后都因为宰辅们的誓言得到赦免,总要有一两个例外,来验证国法的森严。尽管当初的誓言中有足够多的漏洞,其实根本约束不了韩冈。就算沈括又一次叛离,对韩冈也没影响。而那个蔡京,甚至不用审,直接下狱报个瘐死很容易就了事。又不是台狱,犯官吃的住的,比京

状态提示:第六章 见说崇山放四凶(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