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46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
>

有些事根本不用多想,直接用常识就能考虑明白。

辽人这个冬天会很难过。就算通过劫掠高丽,得到了一笔丰厚的收入。但一个如辽国这般巨大的国家,是不可能靠吞吃小国来维持国中财计。在寒冬中所短缺的部分,辽人只能通过劫掠来设法补足。

早在秋天的时候,河北河东和陕西,便照常例开始防秋。章惇为首的西府,在东府的配合下,对边地的城寨做了一次调查,其中需要整修和重建的部分占了实际总数的一半。而这些需要整修的寨堡,河北占了其中的一半。

不过整修边境寨防一事,朝廷还没打算公开,因为这等于承认边境上的寨墙有问题,让辽人看到机会。两府共同的决定,要到明年开春,河北的塘泊防线彻底解冻,他才会提出此事。

今年就要靠边境上的驻屯大军,来严防死守。大规模的入侵不会有,小数量的越境,恐怕会多如牛毛。

到时候有的边境上的守臣忙了。

另外还有西域。

西域的纬度并不低,后世韩冈早就领会到这一点。时间距今不过千年而已,韩冈不能不担心王舜臣在西域的处境。

以王舜臣以无数人头换来的赫赫凶名,在西域,没人敢给他气受。

能weixie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天候的问题。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主体在葱岭之西的黑汗国。

以前韩冈对黑汗人的weixie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在王舜臣最近一期的奏报抵京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一个月的时间,从极西的末蛮跑到了京城。这个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几乎不可能,不过他们还是做到了。

王舜臣在奏章中,也只说明了两件事。第一,他即将遭遇黑汗军,数目不明,可能较他手中兵力为多。第二,由于天候不便的原因,他选择就地迎战。

也就是说,韩冈所担心的问题,现在王舜臣都遇上了。到底要怎么应对,韩冈就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棘手。

王舜臣不愿撤离末蛮,并声明要在那里迎击黑汗人。但从他的奏报中,对当地地理、人情的了解是在是太少了。光是坚壁清野的老套手段,不一定管用,可能最终还是要做好战略转进的准备。

之前他还跟章惇就此事讨论过。

韩冈对章惇说不用担心王舜臣。

而章惇对韩冈说,朝廷想要了解的仅仅是王舜臣会不会败。

在韩冈看来,王舜臣败了也不会影响大局。

‘黑汗军千里出击,却早早的被打探到了消息。只要趁他们新来乍到,给予迎头痛击,必定能够轻松击败黑汗人。’

韩冈的话,在章惇那边的没有得到什么认同。

战场上没那么多必定。一锤子买卖,若是他章惇领兵,绝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以王舜臣从韩冈那边学到的一切,应当也不会做。多半是稳守城池,静观待变。

之后紧随在第一次奏报之后,第二次的奏报就主要是王舜臣对黑汗军的应对。而王舜臣的布置一如之前的猜测,

没人为此吓了一跳。孤军在外,能做出的选择很有限。如果不是迎面的硬碰硬,或是半道截击。剩下的也就是守城一个办法了。

天气、地理,以及当地的人心。王舜臣若是能够把握到这三样,很快就能将敌军给击败。

跃进千里北上,在隆冬时节,几乎是个自杀的行为,换作是南下倒是好了。黑汗军或许自持兵力雄厚,所以不在乎时节和地理的问题,而王舜臣去不会不在意。

‘胜利会比想象中来得容易。’

韩冈在看到王舜臣的第二封奏疏后,心中腾起的想法。黑汗人误算了王舜臣的决心,最后的结果现在也就注定了。黑汗虽是大国,在军器上的实力也同样无法与大宋相抗衡,大量铸造的各色兵器甲胄,能够好好的给黑汗人一个教训。将他们窃据的疏勒、于阗等地收归中国。

前两封奏疏,已经是几天前送抵京城的事情了,按照时间来计算,除非黑汗人能够耐下性子围城,而王舜臣没有出击邀战,否则这个时候,战争应该已经结束了。


状态提示:第46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