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2)
并不是这样的性格,只是吃过一次大亏后,才变成这样。

熙宁初年,新法初行,苏嘉在太学里读书。当时的学官偏向旧党,出了个题目,问王莽、武周变法事。苏嘉随苏颂,当时对变法颇有微词,又是年轻气盛,一篇文章极力抨击新法,然后在学中被评为优等。这一件事,捅了马蜂窝。国子监从上到下被清洗了一遍,学官尽数被逐,苏嘉也吃了大苦头。

知道被人利用成了党争的工具,从此以后,苏嘉的性格就稳重但沉默起来,也不去考进士了,就留在苏颂身边。没什么朋友往来,消息当然就不会灵通。

不过苏颂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就算还没有正式的消息,但结合这段时间听到的风声,还有昨天、今天传进耳朵里的小话,多多少少也能猜到一点。但正式的诏命还没有下,也用不着期待太多。

只是有些人的鼻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苏颂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个两个就登门造访,想早一步混个眼熟,攀上一点交情。

其实这两天的剧烈变化,让苏颂很是觉得有些不痛快。

不是说宰辅们做得不对,可是这么一来,朝廷的风气很有可能向很不好的方向发展。

宰辅们串通一气,趁天子发病时迫其退位,也许本心上是为了大宋天下。但这情况就跟唐明皇退位之后,被囚禁在太极宫后的情况一样。

最后,玄宗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亡于李辅国之手,那是很难说清的。玄宗驾崩,肃宗驾崩,只差了十二天。而之前李辅国就已经开始拥立新帝了。

李辅国之前助肃宗凌迫玄宗。肃宗自立为帝,在李辅国和他的走狗而言,对皇帝的敬畏已经低到了极点。这就是安史之乱后,唐皇为什么变成了门生天子。

‘吾於荆榛中援立寿王,有如此负心门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废定策国老’。

这是唐末权阉杨复恭所说过的话,当时他所拥立的昭宗皇帝要求他致仕,他便有了如此怨言。

视己为国老,目天子为门生。

区区一个阉人,言行竟然如此跋扈,换做是今日,不说能不能做出‘援立’天子之事,就是立了定策之功,事后敢有怨望之言,也照样是没有好下场。

但这便是臣僚、内侍废立天子,使得天子无威权、无重望的结果。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人心败坏之后,可就再也恢复不了了。

如今之事,离落到‘门生天子’、‘定策国老’的地步,当然还很远。可不从今日起就防微杜渐,日后变成晚唐的局面,不是不可能。

也就是王安石和韩冈,参与拥立天子之后,便辞了各自的职位,这在苏颂看来,这一点倒算是值得嘉许,好歹是挽回了一些恶劣的影响。

韩冈似乎是推荐了自己入两府,但苏颂无意现在就去问韩冈。想想,打算先等一段时间再说。

他看了看眼露茫然的儿子,准备让苏嘉再多糊涂几日。突然间成了执政家的衙内,苏颂也不知道自己的次子能不能保持住原来的心境。

“大人!”

随着声音,苏颂的六子苏携进了苏颂的书房,气喘吁吁的,还满头的汗水。

“六哥!不能手脚轻点?!”

见弟弟几乎是冲了进来,苏嘉皱起眉,就是一声呵斥。

“二哥哥。”

见到平常最畏惧的兄长也在,苏携吓了一跳,立刻就规矩了起来。

“你看你,这像是什么样。”总是代苏颂管理家中,苏嘉毫不客气的数落起弟弟来,“多大人了,不能稳重一点?”

见弟弟老实听训,苏嘉的口气又软了点,“到底是出了何事,怎么就变得莽莽撞撞的。”

“二哥哥,你还不知道啊。外面都在说韩枢密举荐了大人做枢密副使,还荐了沈括做三司使,我在熙熙楼一听说就回来了。”苏携脸上都笑开了花,搓着手,“刚才我进来,外面都是车马,看来倒不像是谣传。”

苏嘉乍听,登时吓了一跳,大惊之后就是大喜,赶着来送礼的那些人,原来是因为这个缘故。

他扭


状态提示:第39章 欲雨还晴咨明辅(1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