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2)
家长里短和治学的文,同在一张纸上印刷出来,虽然是从赌赛的赛报开始起家,如今却已经有了让人无法忽视的影响力。

关闭广告

在士林清议中,报社的名声比已经成了派系斗争中那把捅向政敌的刀子的御史台,更要好上数倍。而报社背后的两大总社,更是区区御史台无法撼动的。

御史台的攻击,并没有给根基已深的报社带来多少麻烦,最后还是不得不与报社达成了默契。快报上不出现朝官的名讳,不攻击朝政,只传达邸报上的内容。

不过只有一部分内部人士知道,几家报社消息来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皇城司的密谍。而皇城司的报告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报社的耳目。

因皇城司的密报每每能在报纸上得到印证,石得一在皇后面前受到的看重并不比天子当政时要少。

而且比起经常云山雾绕、咬文嚼字的奏,快报上浅显易懂的报道,更容易让向皇后理解。两大报社最大的支持者,恰是便是皇后。

御史台之所以妥协,也正是皇后说了一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御史的作用除了监察百官,也有传递下情的这一条。如今御史台攻击两大报社,却等于是公开承认了他们想要独占宫中耳目,嵌塞众口。

但两大报社背后的势力其实是一回事,全都是在京的豪门勋贵。皇后拿出来的理,有多少是得到了每天入宫问安的贵妇们的点,那还真是难说。

惇将手上的旧报纸折好收起,当年买下这份只有比赛结果和球队介绍的报纸的时候,可从来没想过,齐云和赛马两家会社出版的快报,会有变成布衣御史的一天。

只是两家报社并非善男信女。报纸的好处和收益也不是没有其他人对此动心。想办一份报纸来挣钱的,不知有多少。去年就出现了一份《每ri新闻》,背后颇有几名贵戚撑腰。

也同样是从赛报开始起步。赛马总社的《逐ri快报》上绝不会有蹴鞠联赛的战报,而《齐云快报》也不会刊登赛马的结果。这就给了《每ri新闻》一个出头的机会。

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京城报社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可惜没过几ri就失了火,《每ri新闻》社的房子烧通了顶,而报社明面上的社首,还被问了个遗落火种的罪名,罚了一大笔家财。

这才是他们的真面目。

坐在树荫下沉吟了一阵,惇把儿子都招了过来,“大哥,你去三司衙门,请吕望之放衙后过府一趟。”

持连忙应了,赶快换了衣服,去请时任三司使的吕嘉问。

“二哥,你把从五天前起到今天出版的报纸给我找出来。”

援也应诺,转身去找报纸了。

惇坐在树下,紧皱着眉头。原还能感受到的荫凉,现在都变成了燥热。

“大人。”

惇抬头,援已经把这几天来的快报都找了出来。

手快脚快的翻了几下,惇很快就找到了他要找的内容。

五天前的《齐云快报》上,正在议论大宋最新统计出来的户口。

朝廷每逢闰年便要更造户籍田簿,以便能及时掌握户口和田地的变化。如今的历法是十九年七闰,基上两年三年就要把籍簿新造一遍。

去岁是闰年,在秋收后,各地开始检定户口,用了半年的时间,方才归纳成册,一级一级的送抵京师。

因战乱的关系,河东是没办法计算了,河北受创也不小,可其他各路,户口都有很大的增幅。

在《齐云快报》上,列出了数据,甚至画出了图表——乍看时有些看不懂,但仔细一琢磨,用图表来对照历年数据,变化的多少,能让人一目了然,比直接看数字强的多了。

图表横的是纪年,纵的是户口。从熙宁初年开始,到这一回的记录止,通过图表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来天下户口的变化。

太平时节,户口理所当然每年都在增加。不过在熙宁六年,户口变化的曲线陡然向上,户口数量比前一次更造时增长了十分之一。

这是保甲法的功劳。保甲法的作用不仅仅是编练民兵、安定地


状态提示: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2)--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