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宰执天下>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17)
大辽敌。这个世界很大,远比现在所说的天下要大得多。”

关闭广告

“古时yin阳家有大九州、小九州之说,枢密可是说的此事。”

张孝杰好歹读过《史记》,知道在其中的《孟子荀卿列传》中有‘以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的话,不过这不是儒家两先贤所说的话,而是yin阳家驺衍【也作邹衍。

“诸子百家,虽惟儒最正,但其余各家也必有其理,若全然是谬谈,如何能流传?ri常所谓的九州,中国之地,乃是大禹分赤县神州之。‘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在此九州之外,又有如此九州者九。”

“那不是中国仅有天下的百分之一多一点?”

“贵我两国加起来倒是能有五十分之一了。”

“的确是够大的。”张孝杰点点头,似是同意,心中仍是不以然。

世界虽大,诸国万邦数不胜数,可哪一家有宋国富庶呢?大辽的疆域虽广达万里,可多是贫瘠之地,哪里能与中原相并论。不捉肥羊,难道还捉只剩骨头的老鼠吃吗?反过来想,在宋人的眼中,南方的瘴疠之地,又怎么比得上北方的故土?那同样是能养活上千万人的肥沃之地。道理是相通的。

韩冈自然知道张孝杰言不衷,辽人心中的想法来就是很明确的。

“不知相公知不知道,土地肥瘦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尚书·禹贡》中曾经评论过天下九州土地,最好的是雍州,‘厥田惟上上’,而最差的则是扬州,‘厥田惟下下’,也就是如今的江南。”

《尚书》是儒家的根典籍,张孝杰当然也读过这经书,还记得《禹贡》中的内容,他点点头,“沧海桑田不外如是。”

江南富庶,在北国的眼中,只比黄金铺就的开封差上一点。而东京的繁华,又是江南的税赋支撑起来的。

“不然,其中有天地之功,更有人之力。”

“枢密何以如此说?”

“几千年来,汉家青史不绝,不曾闻江南有过遍及一州之地的海退地陷。而泰伯南迁,永嘉南渡却是史笔凿凿。”韩冈抬手指着南方,“数以亿万记的汉人将原的瘴疠之地变成了现在的沃土。使得开封饮食皆仰赖江南给。”

张孝杰明白了,但他不信:“从瘴疠到富庶,用了几千年啊。”

“顺其自然就要几千年,如果从头开始就一心拓殖,也就数十年之功。交州瘴疠之地,新服之土,如今亦已是粮赋百万石的望州了。”

交州的情况很特殊,以奴隶种植园经济主,田赋按亩计取,数量不少,但人丁税就很少了,至于商税,因交州几乎是只出不进,过、住两税的数量也只是普通军州的水平。但张孝杰是不可能知道这一点的,韩冈也不会说明。

韩冈顿了一顿,双手交叠起来,然后说道,“韩冈有一句想要转托张相公传给贵国尚父,俗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尚父的近忧毕竟只是癣癞之疾,以尚父之能,想必很快就会解决。但ri后的隐忧,却没有那么简单。也要儿孙们想想。如果有可能,你我兄弟之邦携手起来岂不是更好。”

张孝杰走了,韩冈的话让他变得心事重重。大辽暂时不用担心土地不够用,但宋国的情况,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韩冈的话中虽没有半句威胁,却从根上说明了宋国未来开疆拓土的必然xing。那不是通过说客,或是几场战争的胜利就能了解的对手。一旦宋辽此交战,很有可能将会是不死不休的结果。到了那个时候,面对人口更多,也更加好战的南朝,辽国要考虑的,恐怕不是求胜,而是自保了。如果能够让宋国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方向,对大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那就需要耶律乙辛的配合了。韩冈今天的这番话,当也是这个意思。

楶的心情则同样起伏不定。

韩冈的一番话其实已经将他ri后主政的目标给公布了出来,他同样是要开疆拓土,而不是内敛自守。但不是因好大喜功,而是了生存。在有选择的情


状态提示: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1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