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灭明>第973章 无愧于心
山。

煤山并不高,如果不是在京师的皇城内,或许称呼为“土坡”更为合适。

寿皇亭左近的一颗歪脖子树上,朱由检的尸体挂在腰带上,正在风里飘荡,在他的对面,王承恩的尸体,也是挂在腰带上,便是死后,还要照看着朱由检。

李自成让王之心拿出五百两银票,交给那发现崇祯尸体的小太监,心中却是暗自叹息,这个王承恩,虽然是太监,却比很多读过圣贤之书的人,更知道什么叫忠义!

小太监从朱由检的口袋中搜出一份血书,忙送了过来,李自成闻得一股臭味,皱皱眉头道:“念出来,看看朱由检说了什么!”心中却是想到,朱由检被自己逼迫致死,应该会骂上几句吧?不知道他的心里,究竟恨到什么程度……

宫中的小太监都识字,他双手捧着血书,像读书般逐字念起来: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李自成听完,一时竟愣住了,朱由检虽然称呼自己为贼,但血书上并没有咒骂、痛恨的话语,从他这方面看,“贼”完全是一个正常的称呼。

这倒是怪了,自己似乎并不痛恨朱由检,而朱由检在临死之前,也没有将一切责任推到自己的身上,两个互不痛恨的人,却进行了一场生死之搏……

难道这一切都是天意?

李自成面色平静,心中却在想着血书上朱由检的遗言,没想到朱由检怨恨的倒是他身边的臣子:诸臣误朕!

难道朱由检临死之前,竟然有了醒悟?

可惜,醒悟得太迟了……嗯?朱由检知道,自己一定会看到这份血书,难道他是向自己诉说着什么?

诸臣误朕!

李自成的嘴角现出一丝冷笑,朱由检如果不是推卸自己的责任,便是要告诉自己,大明朝廷的这些臣子们,一个都不可信。

他们可信吗?

京师城破的十余日前,除了一个陈名夏,这些朝廷的“忠臣”们,竟然没有一道书面奏章,恐怕从那时开始,他们已经抛弃了自己的主子……

李自成的脑海中,已经显出大明朝臣的嘴脸!

暂时不管这些人了,李自成想到血书的最后,朱由检明明“无面目见祖宗于地”,说明他是相信轮回的,但还是“任贼分裂朕尸”,目的竟然是为了百姓:勿伤百姓一人!

这是朱由检真实的意思吗?

早知道关心百姓,又何至天下烽火不断,最后落得上吊自缢?

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自小生活在皇宫中的人,怎知道百姓的疾苦于需求?朱由检登基以来,或许这是唯一一次走出紫禁城……

崇祯帝朱由检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无所谓了,关键是如何处置朱由检的身后事。

李自成决定,他要违背朱由检最后的“遗言”了:他不会分裂朱由检的尸体,朱由检宁死不肯投降天命军,选择殉节自己的江山,这样的君主,值得尊敬!

曹化淳见李自成一直沉默不语,遂上前小心地道:“皇上,崇祯帝的事……”

李自成叹息一声,道:“化淳,按照大明的习惯,皇帝驾崩后,大致该如何处置?”

“回皇上,大明的皇帝驾崩后,灵枢停放在乾清宫,再转至煤山内的观德殿,最后选择日子,正式出殡皇陵。”

李自成微皱眉头,自己已经入住了乾清宫,朱由检的灵柩入乾清宫已经不合适了,便道:“将朱由检入殓了,灵柩暂时放在东华门外,任由百官前去祭拜,然后择日出殡!”

“皇上是让崇祯帝入皇陵?”曹化淳满心感激,他虽然对朱由检没有多少眷恋之情,但朱由检毕竟是他的故主,“奴才……奴才多谢皇上!”

李自成淡笑道:“朱由检虽是亡国之君,但那是因为大明气数已尽,本人并没有多少恶行,他应该得到最后的尊严!”

曹化淳忽地想起一事,忙道:“可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为自己修建皇陵……”

这难道就是死


状态提示:第973章 无愧于心--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