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灭明>第362章 三权分立
,实在小了些,将来纳入甘肃,就差不多了!”

“不小不小,”梅之焕连声道:“能将这四府整治为熟地,天命军的粮食,就有保障了!”

李自成点头称是,他扩张至陇右,主要就是为了粮食,“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民政的设置,梅老先生可有什么建议?”

“难道大都督不打算参照朝廷的设置?”话一出口,梅之焕就后悔了,以大都督的性格,怎么可能照搬朝廷的做法?

“参照是可以,但不能照搬,”李自成果然有自己的想法,“朝廷的行省,既有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主管一省之民政、刑狱、军政,又有巡抚、总督或者总兵,主官不少,然一旦有事,都会推诿,反而无人承担责任。”

“大都督的意思是……”

“一省之内,民政长官为一省之最高长官,简称‘省长’,相当于左右布政使合二为一,主管一省之税赋、户籍、田亩;对府、州各级官员发放俸禄、考绩;向府、州、县传达一省之律令!”李自成认为,如果真能推翻大明,将来一定会与周围的藩属国,甚至欧洲各国有交往,干脆将官员的称呼一步到位,采用现代的称呼,免得拗口。

自己有后世数百年的经验,岂能不用?

梅之焕点点头,称呼并不重要,关键是实权。

“除此之外,设立省级法院,主官称‘院长’,相当于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刑民案件,院长直属天命都督府,独立行使权力,不受省长干涉。”

“院长?”梅之焕不明白李自成为何将主官称呼为“长”,好在职务类似,他还是能够比较,“大都督,为何院长要直属于天命都督府?”

李自成笑道:“在一省之内,省长的权力太大,如果院长不是直属大都督府,由大都督府为期撑腰,岂能正常行使断案之权力?”

原来就是为了制衡!梅之焕多年为官,自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他深思片刻,道:“那省长呢,是不是也是由大都督府任命?”

“暂时还是由大都督府任命!”李自成也想将地方官制一步到位,但就像天命都督府一样,他既没有足够的人才,也舍不得大量的俸禄,去养活暂时用不上的官员,“梅老先生是不是认为,省长的权力过大,在地方上无法制衡?”

梅之焕显然对行政机构的设计并不内行,“朝廷似乎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多了一个都指挥使。”

“都指挥使这个职务,暂时就不设计了,将来的省份会逐渐增加,大都督府不可能监督到位,所以,对于省长,我还打算找一些人来监督他。”

梅之焕一惊,不会是设置一个类似于锦衣卫这样的机构吧?厂卫制度,可是让朝廷的官员怨声载道、深恶痛绝,“大都督是否采用监察御史之类……又或是言官……”

“跟御史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来自基层,现在陇右省有四府,每府选出两人,八人组成省议会,议会的职责主要有两项:制定省级律法、政策;审议省长的各项决策。”

李自成豁出去了,对于这样的决定,他一直是很犹豫的,现在陇右的百姓,文盲至少占九成,哪懂得什么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律法、审议省长的施政策略,更是无从谈起。

建立“三权分立”的行政制度,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绝不可以一蹴而就。

如果自己真能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开国之初,百姓切实感受到新王朝给自身带来利益,他们是狂热的,如果将这种狂热向正确的方向引导,依靠热情,就有可能建立一套全新的制度。

一旦新政权稳定,既得利益阶层已经形成,再要改革,难就难了,非雷霆手段不可,所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即便这种制度不完善,在施行的过程出现一些差错,那是免不了的,一项重大的政治制度,在施行过程中,必须不断修正、完善,最后才会走向成熟。

李自成还有一种期望,现在的省级机构的设置,将成为中央机构设置的试验田,虽然还很长远,但他已经朝这个目标迈进了。

<

状态提示:第362章 三权分立--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