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军事历史>水浒逐鹿传>第三百九十六章 阳谋
很快想起来。

再有

只要燕云十六州不在汉人之手,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可以随时南下奸银掳掠汉人。

实事也确实是这样辽国强大的时候,一年来两趟,祸害了无数汉人,以后金国崛起,更是想来便来,让中原地区的汉人民不聊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李衍有能力收复燕云十六州,而不去,无疑会让汉人失望,尤其是李衍视为基石的山东、河北两地的汉人。

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受苦受难的人想:“全怨李衍当年保存实力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我们才遭此横祸!”,进而怨恨李衍!

北宋虽怂,赵佶虽昏庸,蔡京、童贯等人虽奸佞,但北宋的的确确是给中原汉人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这是谁都无法抹杀的事实,将来战火一起,必然会有人怀念这段和平的时光,进而怀念故国,甚至是想复故国。

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夺得天下后不久,就立下戒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因此,除了南宋初年的陈东和欧阳澈因上书被杀以外,宋代诸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这一遗训。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进而赢得了天下文人的心,这也是赵佶昏庸至极、赵桓懦弱至极、赵跑跑从北跑到南最后跑到大海上就是坚决不抵抗仍有那么多文人跳出来拯救这该灭的怂朝的原因,蒙古灭宋,更有浙江十万、福建四万士子纷纷跳海自杀殉国。

总而言之,李衍要想取宋国而代之得这天下,就不能失去民心,不能失去声望,否则后患无穷。

换而言之,不是能打,就可以坐拥这天下,尤其是以异姓来夺天下。

宋江又道:“另外,只要大帅此计一出,民众必然都心向收复燕云故地,反对联金攻辽的声音则必然得消失,恁地时,大帅就可以立这大宋第一功了。”

童贯听罢,抚须笑道:“此计甚好!”

……

……

那章稍晚一会,一个小时左右。


状态提示:第三百九十六章 阳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