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穿越重生>昔言道>第二百零九章
个时代。

下山十二年,历经酸甜苦辣,但这十二年与百年人生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终将化作幻梦一场。

人生不过百年,帝王将相也纷纷化作尘土,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最多也不过是洒在书简上的一点笔墨。

张循抬起头,天空黯淡,长庚已亮。

百年王朝、千年历史与这亘古不变的昼夜循环、星辰流转相比,又算得上什么呢?

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

呵呵,随他去吧。

张循一挥手,扔掉了手中的残剑,他缓缓站起身,踉跄着向远方走去。

七年后,越再伐吴,姑苏城破。

吴王夫差自知无力回天,便命伯嚭带上金银财宝找越王求情,望越王念在当年的情分上,留吴国不灭。

越王有心成全,范蠡却说,过去天意叫吴国灭掉越国,可吴国偏偏不干,现在天意叫越国灭掉吴国,难道大王要违背天意吗?

越王称是,于是拒绝伯嚭求和之请,毁其宗庙,灭亡吴国。

越王打算保全夫差性命,准许夫差归隐甬江以东,让他做一个管理百户人家的小吏。

夫差羞愧之至,自觉愧对伍子胥,遂在姑苏城上挥剑自刎。

随后范蠡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经商成为巨富,但其不贪于财物,三散家财,后人敬为陶朱公。

姬政居功至伟,成为一代战神,诸侯将领听其名则闻风丧胆。

姬政命人将前来刺杀他的凰墨派刺客绑在姑苏城墙上,随后下令火烧姑苏城,火光映照在姬政脸上,却见不到一丝喜悦。

凰墨派在江湖中日益壮大,和予统领凰墨派,继续行侠仗义,以百姓安康为己任,再过数年,凰墨派分化为数派,各派理念不同,皆有所长。

诸侯之间仍然战乱不休,每逢大战,便有瘟疫横行。

但民间有一个传说,据说只要瘟疫爆发,就会有一名大慈大悲的神医现身人间,将人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

十余年后,传闻吴越边境的一座隐山中出了一位高人,他学识高明,因材施教,但理念却与世间学派格格不入,因此非有缘之人,不能得以求学。

光阴逡巡,朝夕风露,转眼又是八十年。

这一天,一名七八岁的孩童逃难至一处隐山之中,此地山清水秀、气象不凡。孩童腹中饥饿,忽然看到山间有一条小路,便沿着山路一路向上,当他来到山顶时,竟看到山中有一处亭院。

孩童好奇,刚要进去,正看到一位长者,那长者须发雪白,面色红润。

长者笑问道:“你要进去做何事?”

孩童低头道:“我想找些吃的……”

“你从哪里来?又为何来到这里?”

“我……我从卫国来,我家被战乱毁灭,亲人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你识字么?”

孩童点了点头,“认识一些。”

长者微笑,遂在地上写下一个字。

“这个字我认识,念‘道’。”

“嗯。”长者点头,接着又在地上书写一个字。

孩童看了几眼,不太确定的说,“这个字还是‘道’吧……”

“没错。”

“但是跟之前那个不太一样。”

老者点头,接着又写下一个字。

这次孩童彻底不认识了。

“这三个字都是‘道’字,但第一个是卫国的写法,第二个是周国的写法,第三个是越国的写法,三个字的写法愈发不同,现在的人或许还能识别,但千百年之后就未必了。”

“如果能统一成一种写法就好了。”

“哈哈,哈哈。”长者捋须大笑,“如此甚好!甚好!既然你我今日相见,想来也是缘分使然,便跟我做一名学童吧。”

孩童急忙感恩跪谢:“谢谢师父!谢谢师父!”

“你叫什么名字?”

“王禅。”

“嗯。”

长者点了点头,随后带领孩童来到后山,指着一处墓碑说道:“先跪拜祖师吧。”

孩童急忙在碑前跪拜,跪拜之后,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九章--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